让古建筑绚丽绽放 ——祁伟成与古建模型的故事
2024-05-30祁伟成,国家级古建筑模型非遗传承人、古建筑高级工程师、中欧文化艺术特使、中国当代文博专家、园林古建技术名师、中国民族优秀建筑营造大师、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专家、
一套图片集半部古交史 ——《图述古交》画册的价值与思考
2024-05-30 外界对古交的印象是极其单一的,到处是轰轰烈烈开采的煤矿,环境被严重污染,文化十分贫瘠,农业落后到几乎被忽略。
20世纪70年代初的古交标志水泉寨 也怪不得别人,古交市就
平遥农耕文化溯源
2024-05-30平遥位于晋中盆地之腹,历史上晋阳湖曾漫无边际覆盖于此,随着地质结构的变化,晋阳湖不断枯涸乃至消失,先民开始在湖水退去的土地上生存并繁衍。聚落不断更迭,留下大量的印记。
将生命刻进年轮 记长治奥治木雕传承人任安勤
2024-05-28木头选自大自然,是原本就充满生机的生命体。从事木器制作,以木为载体雕花的匠人们始终认为,自远古以来,人们就发现了它自然温和及纯朴天然的品质。于是,就地取材,因材施艺,能工
纤纤巧手绣出人生 记阳泉晋绣皇历包 制作人孙玉英
2024-05-28“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自古以来,在山西阳泉一带一直都有佩戴黄历包的习俗。黄历包中填充着中药和香草,对驱虫消毒、提神醒脑、散浊化瘀都起到一定的
太谷城乡远近闻名的武家避暑山庄
2024-05-28太谷城乡远近闻名的武姓岭墅武家避暑山庄“延寿庄”,位于侯城乡胡家庄村,占地20亩,海拔900米。胡家庄村是一个保存比较完好的村落,如今村民皆散落居住在山根和山
山西民间契约
2024-05-28发黄的草纸,打皱的麻纸,成捆地摆在我的面前。别以为这是清理卫生整出来的一堆废纸旧物。它其实是岁月留给我们的一把钥匙,一把认识民间契约文化背景的钥匙。翻开这些已经变
家乡的古庙会
2024-05-28庙会上,江湖艺人和各路商贩也云集而来,热闹非凡。卖布的、卖锅碗瓢盆的、算命的、套圈的、抓阄的、打靶的,五花八门,应有尽有;各种小吃摊点和百货铺面摆满了大街小巷,让人眼
登峰造极的中国牙雕艺术
2024-05-26牙雕是一门古老的传统艺术,也是一门民间工艺美术。象牙雕刻作为中国的传统工艺,到明清时期制作工艺水准已经达到了登峰造极的水平,时常作为国礼馈赠番邦。象牙雕刻作品作为
老姑家的黄海棠
2024-05-25晨风夕月,蝉鸣蛐吟。不知不觉间,乡下的老姑已经离世多年了,岁月倥偬,记忆依然泛着熠熠生辉的光泽。每当忆起疼爱如母的老姑时,总会想起老姑家硕大甘甜的黄海棠,想起在黄海棠甜
谁真正养老山水间
2024-05-25老天爷眷顾我们,2022年6月12日这一天并没出现天气预报说的狂风骤雨,反而阳光灿烂,蓝天白云。在阳曲县石庄村的村口,一位放羊倌正赶着他的五百只山羊浩浩荡荡跨过康西公路。
苏轼的祠堂
2024-05-25车抵眉州,已近黄昏。从酒店十三楼的阳台上望下去,三苏祠矮居几百米外老街纵横的民居中。就是那一点点隐隐出现的围墙轮廓,在我脑海逐渐清晰放大,“一门父子三词客&rdqu
王如柏:将一生奉献给三线建设
2024-05-25王如柏出生在云南镇雄县的一个贫困家庭。“我从小没有读过什么书,7岁就开始放牛。12岁时,去城里当学徒工,但也遇上自己人生当中第一位恩师——伍淑芬,她教我
在叮当声中逐渐消失的铁匠手艺
2024-05-25铁匠,一个曾经熟悉而又不可或缺的行业,如今已经几乎销声匿迹了。随着机械制造业的快速发展,叮叮当当的打铁声渐渐在人们的生活中远去。但在平鲁下面高乡下面高村,一位年过六
殷仙:把晋剧唱得更响
2024-05-25晋剧,中国地方戏曲,山西四大梆子剧种之一,又名山西梆子,中国传统戏曲。因产生于山西省中部,故又称中路梆子,也称为“中戏”,主要流行于我国山西省中部、北部及陕西北部
下面高祖传木匠孟建银
2024-05-24木匠,是从古至今一门不可缺少的手艺,有着悠久的传承。在农村,盖房起屋、做家具都要请木匠。 木匠是靠技术吃饭的手艺人。 孟建银,平鲁区下面高村人,今年58岁,从15岁开始就
下面高祖传木匠孟建银
2024-05-24木匠,是从古至今一门不可缺少的手艺,有着悠久的传承。在农村,盖房起屋、做家具都要请木匠。 木匠是靠技术吃饭的手艺人。 孟建银,平鲁区下面高村人,今年58岁,从15岁开始就
精雕细刻的下面高石匠
2024-05-24石匠,是从事采集石料和宝石原料,将石料加工成产品的手工业者。虽说石匠在各个职业划分中不是很抢眼的代表,但石匠却是历史传承时间最久的职业,从古石器时代的简单打磨石头到
二十四载坚守传统手艺留住豆腐原汁原味
2024-05-24豆腐是我们中国的传统食品,也是最常见的豆制品,美味而养生。作家林海音在《中国豆腐》中说过,“有中国人的地方就有豆腐,作菜作汤配荤配素,无不适宜;苦辣酸甜,随意所欲&rdq
张崖沟惨案
2024-05-241940年农历三月初四,雁北妇救会的13位女同志,还有以雁北六支队二营教导员田祥瑞为首的5名男同志,一共18个人,向张崖沟转移。 黎明时分,东方发白,下了点雪。他们在张崖沟吃过饭
忆戎存仁
2024-05-241999年新春的一天下午,我应邀到一位老乡家作客,适逢其父母与他们一家欢聚一堂,叙聊家常。俗话说:“老乡见老乡,热情加三份”,寒暄的话题自然转到了家乡这块热土上。
戎存仁把一生奉献给党
2024-05-24投身革命洪流 1919年4月,戎存仁出生于山西平鲁县(现平鲁区)营房沟村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由于家境贫寒, 很小的时候,戎存仁便跟着家人下地干农活,但懂事的他从来不叫苦叫累。在
抗日英雄刘全义,宁死不屈献青春
2024-05-24刘全义,平鲁赵家窑村人,生于1915年。幼年读书,高小毕业后,从事小学教育。 “七七”事变后,刘全义投身抗日救亡运动,在发动组织群众参加抗日和开展合理负担、“
赤胆忠诚王尚志
2024-05-24林龙,女,青年时与同乡王浩结为夫妻,1915年3月生子,名尚志。夫妻虽勤劳节俭仍不能维持生活, 被迫由寺儿窑迁居宋红沟村。王尚志童年同父母在忍饥挨饿的情况下就学,因聪慧好学,成
兵寨烽燧吴辛寨
2024-05-24据《平鲁县志》记载,平鲁境内有古寨12个,相传辽宋时期所建,均建在关隘要道处。各寨筑有军营和土台(瞭望台),外围土墙或石墙。土台高10余米,人可攀登至顶,居高临下,远眺方圆10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