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引领乡村振兴
党的二十大提出:“要坚持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突出强调基层党组织对乡村振兴的引领作用,指明了要以农村基层党建引领乡村振兴。但是从目前的实践来看,现阶段的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仍存在一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农村基层党组织对乡村振兴的引领作用发挥。因此,探析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引领乡村振兴的意义、面对的挑战和路径选择具有重要意义。
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引领乡村振兴的意义
加强党建发挥基层党组织领导核心作用,
为乡村振兴提供政治保障
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农村各项事业的领导核心,全面领导农村各项事业的发展,是党和国家政策在农村贯彻落实的组织者和执行者,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水平直接影响乡村振兴的贯彻落实情况。一方面,加强基层党组织领导人的领导能力和基层党员干部的综合素质,增强基层党员干部领导核心意识,增强基层党员的责任意识,培养一批有能力、有创新力的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工作者,发挥基层党组织引领乡村振兴的作用。另一方面,加强基层党组织同乡村群众的联系,充分发挥基层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引导乡村群众形成组织意识,增强乡村群众作为乡村建设的主人翁意识,将基层党员和乡村群众凝聚在一起,共同致力于乡村振兴,发挥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组织力,为乡村振兴建设提供坚实的政治保障。
加强党建发挥基层党组织引领经济发展作用,
为乡村振兴提供物质保障
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建设能够为农村的经济建设提供科学有效的政策和指导,一方面,基层党组织肩负起领导农村经济发展的责任,带领农民群众发展农村产业,坚持产业兴农、质量兴农、绿色兴农,找准符合农村实际的产业发展方向,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实现农民增收的目标,推进农村产业高质量发展,实现乡村产业振兴。另一方面,基层党组织统筹农村经济资源,整合农村分散且利用效率低的资源,发挥上下联动的作用,对人力、资金和土地等经济资源进行合理的配置,实现农村经济资源有效利用。同时,协调农村一二三产业的发展,不断壮大农村集体经济,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
加强党建发挥基层党组织引领文化建设作用,
为乡村振兴提供文化保障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中指出:“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在乡村振兴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其建设水平直接关乎乡村全面振兴的质量。全面加强基层党组织领导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作用,建立好农村文化阵地,形成良好的乡村文化氛围,发挥基层党员、干部的示范和带头作用,做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破除农民迷信思想,变革农村落后的风俗习惯,探索农村群众性精神文明的创建。通过开展听党话、跟党走的宣传教育活动,让农民更了解党的政策;因地制宜地制定风俗规范和村规,增强村规对村民的约束作用,优化农村的文化环境;挖掘农村优秀传统文化,做好对优秀的乡村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形成独具特色的乡村文化。加强党建不断推进农村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可以推进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满足,为乡村振兴提供文化保障。
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引领乡村振兴的挑战
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以来,在基层党组织的带领下农村的建设取得了不少成就,但是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持续推进,对基层党组织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引领乡村振兴发展也面对着组织力相对薄弱、农村文化建设工作有待加强、主观能动性不足的挑战。
农村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相对薄弱,
影响乡村振兴的力度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要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建设是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引领乡村振兴的新切入点,但现在部分农村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相对薄弱,对乡村振兴的引领作用受到限制。一方面,基层党组织的党员队伍结构有待完善,农村基层党组织部分党员的素质不够,受教育程度低,服务群众的意识欠缺。此外,农村基层党组织还存在着干部老龄化的现象,部分党员年龄偏大,缺少年轻党员干部。另一方面,农村基层党组织的体系和结构有待完善。而随着农村人口的减少,农村逐渐呈现出分散居住的现象,加大了农村基层党组织的管理难度,并且随着农村基层党组织日趋缩减合并,基层党组织管理和服务的范围扩大,组织力有所削弱。
基层党组织的农村文化建设工作有待加强,
削弱乡村振兴的文化支撑
党中央将乡村文明建设放在乡村建设工作的重要位置,加强乡村精神文明建设是提高农民对美好生活需要的关键,是实现乡村文化振兴的重要举措,为全面实现乡村振兴注入活力。农村基层党组织应充分发挥引领乡村文化建设的作用,但是就实际的工作情况来看,部分基层党组织对于文化建设工作的重视不够,文化建设有所欠缺,削弱农村文化对乡村振兴的支撑力。
主体能动性不足,
削弱乡村振兴的人才基础
人是社会的主体,是推进乡村振兴的主体。《关于加快推进乡村人才振兴的意见》中指明:“乡村振兴,关键在人。”加快推进乡村人才振兴,以人才为支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但是从实际的工作情况来看,农村存在着人才外流和对外来人才吸引力不足的现象,影响了乡村振兴工作的推进。一方面,农村人口流失,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年轻人离开农村,农村缺少高素质的年轻人,农村基层党组织中相应的人才基础不足。此外,农村多为留守的老人、妇女和儿童,普遍接受教育的程度较低,从而加大了基层党组织在农村开展乡村振兴工作的难度,导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战斗力不足,很难完全发挥出党组织对乡村振兴的引领作用。另一方面,农村对外来人才的吸引力不足。由于农村的基础保障不如城镇的完善,很难吸引到外来的人才在农村落户,并且农村的发展机会不如城镇,外来年轻人才更不愿留在农村。因此,农村缺少开展乡村振兴工作的力量支持,基层党组织开展乡村振兴工作的难度大。
基层党员与群众的联系有待加强,
削弱乡村振兴的群众基础
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着群众路线,密切联系群众,同人民群众始终保持着紧密的联系,党群之间形成凝聚力。农村基层党组织作为农村的领导核心,加强党组织和群众之间的联系是党组织在农村开展乡村振兴工作的基础。一方面,农村基层党组织党员的服务意识有待增强,没有关注到农民群众最真实的需求,没有满足农民群众的迫切要求。另一方面,农村基层党员同农民群众的沟通存在脱节、不通畅的情况。一是农村基层党员深入群众的程度不够,没有看到农民群众最急难愁盼的问题,对农民群众关于乡村振兴意见的关注度不够。二是基层党组织关于在农村开展乡村振兴的宣传不到位,缺少深入群众向他们详细说明乡村振兴对他们生产生活带来的利益,以至于农民群众对乡村振兴的了解不足,削弱了乡村振兴的群众基础。
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引领乡村振兴的路径选择
提升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
推进乡村组织振兴
新时代全面推进乡村组织振兴,以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引领乡村振兴的关键是要提升农村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一是要优化农村基层党组织的人员结构。一方面农村基层党组织要充分吸收高素质的年轻党员,创新吸收党员的形式,拓宽吸收党员的渠道,让社会上优秀的人才加入到党员队伍中。另一方面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党员的教育和培训,增强基层党员的服务意识,强化基层党员的工作能力。加大对党员干部的培训和监督,各党员干部要切实履行干部职责,做到真抓实干。二是要扩大农村基层党组织的覆盖范围。在农村只要是满足建立基层党组织条件的单位和组织就成立基层党组织,做到哪里有群众哪里就有党组织。将基层党组织的领导贯彻到农村的方方面面,切实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对乡村振兴的引领作用。三是要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组织管理。加强对农村基层党组织成员的管理,对农村基层党组织成员实行量化管理,按照他们的工作完成情况和服务群众的情况进行打分,以积分的形式展现每一个人的情况,增强基层党组织成员的责任意识,提高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更好地发挥模范带头作用。通过提升农村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加强基层党组织的建设,为乡村振兴提供组织保证,进一步推进乡村组织振兴。
基层党组织加强文化建设工作,推进乡村文化振兴
农村基层党组织要加强对文化建设工作的重视,引领农村文化朝着健康积极的方向发展。一是农村基层党组织充分发挥思想引领作用。农村基层党员深入农民群众,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观的宣传教育,举办学党史的活动,让农民群众更好地了解中国共产党,增强对党组织的认可。二是农村基层党组织加强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优化农村的文化环境。在农村建立文化广场和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支持农民群众开展自发性的文化活动,丰富农民群众的业余生活。成立农村读书室,给农民群众提供图书资源和读书环境,使农民群众养成阅读的习惯,改变农民群众的思想,丰富农民群众的精神世界。三是农村基层党组织要充分发掘农村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加强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宣传。一方面,农村基层党组织要善于挖掘农村优秀的家风和家训,扩大对其的宣传力度,弘扬传统美德。另一方面,农村基层党组织要对优秀的传统文化进行创新,将其与新思想融合,形成新的农村文化体系。此外,还要创新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方式和载体,利用微信、微博、抖音等新媒体平台宣传独具乡村特色的优秀传统文化。
基层党组织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推进乡村人才振兴
人才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基础,是乡村振兴的动力源泉。农村基层党组织要做到内育外引相结合,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支撑。一是要加强对现有人才资源的培养,提高其综合素质和工作能力,更好地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农村基层党组织要带头实行农民培育计划,全面提高农民的素质;加强农村创业带头人的培育;大力发展乡村振兴的职业教育,培养农民的职业技能。此外,农村基层党组织要在农村建立人才市场,将农村人才资源汇集,立足于当地特色产业,专项进行人才培养,实现岗位和人才的有效对接,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支撑。二是要吸引人才来农、留农。一方面农村基层党组织要建立合理的人才机制,吸引广大优秀学子来农建设。为自愿来农村建设的大学生提供落户和住房补贴,提高工资和福利待遇。另一方面农村基层党组织要贯彻落实乡村振兴人才支持计划,在农村设立教师“特岗”,为农村引进高素质的教育人才,提高农村的教育水平,为农村的发展建设进行人才储备;开展“大学生乡村医生专项计划”,提高农村的医疗水平,完善农村医疗配备。此外,对于长期在农村服务的在职务晋升和评职称上适当地进行政策倾斜,激发在职人员到农村服务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农村基层党组织通过人才内育外引相结合的方式,激发人才来村建设的积极性,扩大农村的人才资源,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支撑。
基层党组织增强服务能力,
为乡村振兴筑牢群众基础
基层党组织建设推进乡村振兴离不开农民群众的支持,提高农民群众参与乡村振兴的积极性是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关键一环。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心中没有群众,就不配再做共产党员。”基层党组织建设要以农民群众为中心,切实保障农民群众的利益,为乡村振兴筑牢群众基础。一是农村基层党组织要增强服务群众的意识。农村基层党组织要积极贯彻群众路线,建立良好的党群关系,从人民利益出发,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基层党员干部在推进乡村振兴工作时要做到眼睛向下看,始终坚守着为人民服务的工作宗旨,及时回应农民群众的需求,多开展便民利民的项目,让农民群众获得实际利益。二是基层党组织要提高服务群众的能力。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要进行工作机制创新,突出农民群众的主体地位。一方面,农村基层党组织要加强政务公开,增加乡村振兴工作的透明度,让广大农民群众能够更加清晰和容易地了解乡村振兴,调动起农民群众参与乡村振兴的积极性,同时也增加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公信力和农民群众的认可度,便于基层党组织带领农民群众参与或者投入到乡村振兴中来;另一方面,农村基层党组织建立党群协商机制,基层党组织在推进乡村振兴工作中要时刻同农民保持联系,围绕着农民群众最关心的问题开展工作,“想农民之所想、急农民之所急、给农民之所需”,广泛集民意、聚民智,形成最符合民意的方案。因此,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增强服务能力,提高农民群众参与乡村振兴的积极性,为乡村振兴筑牢群众基础。
党的二十大对乡村振兴战略提出了新的部署,强调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在乡村振兴中作用的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有利于基层党组织充分发挥其引领政治、经济和文化建设的作用,能够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实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基础。自从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以来,农村的发展已经取得了不小的成就,但是新时代新征程又给基层党组织建设引领乡村振兴提出了挑战,就需要基层党组织提升其自身的组织力、加强文化建设工作、内育外引建设人才队伍,全面推进乡村组织、文化和人才振兴。此外,农村基层党组织要通过增强其服务能力,提高农民群众参与乡村振兴的积极性,为乡村振兴筑牢群众基础。
编校:李晓亚
网络:吴飞飞
监审:董卫娟
终审:魏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