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城县花生产业高质量发展之路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近年来,方城县花生产业发展迅速,已成为继小麦、玉米之后的第三大农作物,也是该县农业发展的支柱产业。本文分析了方城县花生产业发展的现状,指出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农户种植分散、优质高油酸花生产业发展缓慢、缺乏龙头企业拉动、花生烘干及储存能力薄弱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积极推广花生良种良法及全程机械化技术、加大规模化和标准化种植模式的推进力度、培育当地花生生产加工龙头企业、加大烘干设备等大型机械的补贴力度、加大高油酸优质花生的宣传力度等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期为方城县花生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新思路。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保障国家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始终是建设农业强国的头等大事。在保障粮食安全的同时,必须保证其他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特别是抓好大豆和油料生产,抓好生猪和“菜篮子”工程。花生是我国重要的油料作物,加快花生产业发展,对于保障国家粮油安全,助力乡村振兴意义重大。方城县隶属河南省南阳市,位于豫西南,宛东北,号称“南阳东大门”,县域内山、岗、平原各占三分之一,土层深厚,土壤肥沃,气候适宜,为花生种植提供了有利的环境条件。方城县花生品质好、产量高,无论是加工还是生食,都是不可多得的好产品,深受加工业和消费者喜爱,也是当地农户创收的主要途径,已发展为方城县第三大农作物,也是该县农业发展的支柱产业。分析方城县花生产业发展现状,探究制约产业发展的关键问题,并提出针对性的具体对策和建议,是有效促进方城县花生产业高质量快速健康发展的重要路径。
方城县花生产业发展现状
种植情况
2023年,方城县花生种植面积约65万亩(约433.33平方千米),总产量为22.8万吨,平均单产为350千克/亩,产值约为14亿元人民币。花生种植分为春播和夏播两大类型。春播面积约占65%,主要集中在广阳、柳河、清河、拐河、四里店、二郎庙等山区乡镇。这些地区地势较高,气候适宜,春播的花生种植一般较为早熟,土壤肥沃且有较强的排水能力,因此,春播地区的单产相对较高,平均单产为376千克/亩。春播的主要优势在于利用春季充足的光照和较为温暖的气候条件,花生生长周期较为稳定,收获期有较高的市场需求。夏播面积约占35%,主要分布在博望、赵河、券桥、独树等平原乡镇。这些地区的土壤相对较松软,气候温和,适合花生在夏季生长,单产略低,平均为320千克/亩。夏播的种植通常在5月到6月之间开始,适合在夏季温暖的气候下生长,但也面临着高温多雨的天气风险,因此,对土壤的管理要求较高,且需要依赖更多的技术手段来应对天气变化对产量的影响。
在规模化种植方面,方城县的花生种植已经初步实现了规模化管理。全县30亩(2公顷)以上的种植大户共有98个,其中100亩(约6.67公顷)以上的大户有32个。规模化种植主要集中在夏播花生区域,占全县夏播花生种植面积的80%。这些大规模种植户依靠现代化农业机械,包括播种机、收获机、施肥机等,显著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量。然而,春播地区的规模化种植仍然较为分散,大多数农户依旧采用传统种植方式,机械化程度较低,导致春播花生的产量和生产效率相对较低,春播面积仅占20%。
项目带动情况
自2008年以来,方城县连续16年承担了产油大县奖励资金扶持(种植类)花生项目,并在此基础上取得了显著进展。方城县累计投入财政资金超过2亿元人民币,用于花生种植相关的技术推广、设施建设、机械化装备等方面的支持。通过这一系列措施,方城县花生种植的技术水平得到了有效提升,产业链得到了初步构建。
项目实施过程中,方城县引进了多种优良花生品种,涵盖了15个具有较高产量和优质品质的花生新品种,如远杂9102、远杂9307、远杂6号、远杂12、豫花23、豫花37、豫花40、农大花103、驻花2号、漯花8号、宛花2号、宛花3号、宛花7号、开农64、安花3号等。这些新品种不仅适应性强、抗病性好,而且高产、优质,逐渐在全县花生种植区实现了全覆盖,为方城县的花生产业提供了坚实的品种基础。
此外,方城县还积极推动机械化农业的发展,逐步引进和购买了花生播种机、收获机、摘果机等农业机械设备,累计采购数量超过3 500台(套)。这些现代化机械设备的引进,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减少了劳动力成本,并实现了大规模种植中的标准化作业。与此同时,方城县还积极推广了一系列新技术,如花生起垄播种技术、病虫草害综合防治技术以及化学防控技术等,至今已推广了15项技术。
花生加工情况
方城县的花生加工主要以小油坊的压榨方式为主,将花生果加工成食用油进行销售。全县目前拥有中小型榨油加工企业70多家,年加工花生果近7万吨,形成了较为完善的花生加工产业链。尤其是金馥植物油有限公司,其年加工能力达到5万余吨,占全县花生加工总量的较大比例。该公司不仅为当地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还推动了花生产业的规模化发展,是方城县花生加工行业的龙头企业。除了压榨食用油外,方城县的花生果还经过初加工后,制成花生米、花生仁等食品,这些产品主要销往广东、山东等地,逐步形成了较为稳定的销售渠道。由于方城县花生的质量上乘、口感细腻,深受消费者青睐,花生米等加工品在市场上具有较高的竞争力。
市场建设情况
目前,方城县已初步形成了以广阳镇和二郎庙镇为中心的两个主要花生交易市场。这两个市场的建设和运营,不仅为当地农户提供了一个集中的交易平台,还有效提升了方城县花生的市场影响力。方城县花生交易市场年交易量超过20万吨,年交易额超过15亿元,成为豫鄂陕三省交界处重要的花生交易平台,吸引了大量来自周边省份的批发商和加工企业前来采购。随着市场交易规模的不断扩大,方城县的花生逐渐走向更广阔的市场,特别是在华中地区的市场份额不断提高。
方城县花生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分散种植,制约规模化、标准化模式推广
一是方城县的花生种植仍以传统的“一家一户”模式为主,农户普遍依赖小规模种植。尽管近年来有部分农民开始尝试新的种植方式,但整体上科技意识较为薄弱,许多农户对新品种和新技术的认知有限,导致花生种植存在品种杂乱的现象。二是不同种植户选择的花生品种不统一,优质专用品种的推广速度缓慢。这不仅影响了花生的整体品质,也制约了高效、集约化生产模式的形成。三是许多农户仍存在自留种的现象,即将部分花生作为种子储备,这种做法导致花生种子质量不稳定,长期下来不仅影响了花生的品质,甚至导致产量下降。四是由于田块面积较小,土地分散,种植模式呈现碎片化特征,导致机械化作业难以推广,耕种、施肥、病虫害防治及收获等环节无法统一管理。这使得机械化设备在作业时效率低下,无法充分发挥其作用,进一步限制了规模化、标准化种植模式的推广。
优质高油酸花生产业发展缓慢
高油酸花生油酸含量在70%~80%之间,其营养价值和健康益处显著优于普通花生。高油酸花生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特别是单不饱和脂肪酸(如油酸),这些成分对人体的健康有益,能够有效降低血脂,改善心血管健康,预防动脉硬化等疾病。然而,尽管其在健康领域的优势明显,方城县的高油酸花生产业发展仍然缓慢,主要原因有以下几方面。一是缺乏足够的宣传和推广。目前,高油酸花生的品质优势在公众中的认知度和接受度较低,许多消费者和企业对高油酸花生的营养价值和健康功能了解甚少。二是农户和加工企业也未能充分认识到高油酸花生的市场潜力,导致他们对高油酸花生的种植积极性不足。很多农户依然倾向于种植普通花生品种,因为普通花生的种植经验丰富、市场需求较为稳定,而高油酸花生的推广面临着较大的困难。三是方城县在高油酸花生产业上存在品牌意识薄弱的问题。目前,方城县尚未形成具有市场影响力的高油酸花生品牌,花生深加工产品也较为单一,缺乏多样化的优质产品。因此,高油酸花生即使具备较高的品质,也未能以优质的价格销售,导致农户种植积极性不高,难以扩大种植面积。这种局面直接制约了高油酸花生产业的发展,也影响了整个产业链的提升。
加工企业多而不强,缺乏龙头企业拉动
目前,方城县的花生深加工主要以小作坊式企业为主,尽管数量众多,但整体加工工艺和技术水平仍较为落后。许多企业采用传统的加工方法,不仅产品品质较低,且产品种类相对单一,缺乏市场竞争力。在加工过程中,技术瓶颈和设备不足导致加工效率低,无法实现规模化生产,生产成本较高。更重要的是,由于缺乏技术创新和高附加值的终端产品,花生产业链条较短,未能形成完整的产业生态。此外,方城县缺乏具备产业带动能力的龙头企业,未能形成以龙头企业为核心的产业集群效应。由于没有强有力的龙头企业拉动,整个产业的竞争力和盈利空间受限,进一步抑制了花生产业的长远发展。
花生烘干及储存能力薄弱
缺乏大型的烘干设备,花生收获期如遇低温多雨天气,因烘干设备不足会造成花生霉变,品质下降,农民丰产不丰收,效益受到影响。同时,由于储存能力薄弱,花生收获时间较集中,销售时间短,没有稳定的花生销售渠道,造成花生价格起伏大,优质不能优价,种植花生收入不稳定,导致方城县原来种植花生的农户有改种玉米及其他作物的情况,限制了花生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此外,缺乏足够的冷藏储存设施,导致花生在销售期前无法保持最佳品质,造成农户无法从季节性价格波动中获益,限制了花生市场的长期健康发展。
方城县花生产业发展的对策及建议
积极推广花生良种良法及全程机械化技术
方城县农业部门应加强主推品种的发布、宣传工作,引导农民选用主推品种,同时,指导农户运用与种植品种相配套的农艺栽培措施;积极向驻马店正阳县等花生机械化程度较高的地区学习先进经验,引进可一次完成旋耕、起垄、施肥、播种、喷药和铺膜等多项作业的大型花生播种先进机械;结合方城县花生产业实际,政府部门牵头,农业有关部门具体组织实施,制定科学合理的花生种植技术规范,力争做到农机和农艺的完美结合,实现从种到收全程现代化,从而提高花生品质、产量和生产效率,降低成本,使花生产业再上新台阶;加大对机械操作技能的培训,确保农民能够熟练掌握使用技术,充分发挥机械化的效益,减少劳动力成本,提高作业效率,并有效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增强花生产业的整体竞争力。
加大规模化、标准化种植模式的推进力度
方城县农业部门应加大推进力度。一是可借力惠农项目,通过资金补贴、技术培训等方式,打造出懂技术、会经营、机械配套齐全的家庭农场、合作社、种地大户等优秀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同时,引导农户通过转租、托管或入股的方式,将土地有序流转到他们手中,以便统一耕种、施肥、管理和收获,进而加快规模化、标准化种植模式的推进力度,促进方城县花生产业的发展。二是确保模式推进的可持续性,建立起完善的农业合作体系,通过信息共享、利益联结等方式,推动农户之间的合作与互助,共同提升生产效益。三是加强对合作社和大户的扶持力度,帮助他们引进现代化技术设备,实现更高效的资源利用与土地管理。
培育当地花生生产加工龙头企业
方城县可借力惠农补贴项目,支持和培育2~3家实力强的深加工企业(如方城县金馥植物油有限公司),做好花生食用油初级产品加工的同时,积极开发精深加工品,提升深加工与副产品利用水平,充分挖掘花生加工品的价值潜力,帮助企业积极创建品牌,早日做大做强,使其成为当地花生生产加工龙头企业,带动县内一些中小企业快速健康发展,力争实现县域内花生自产、自加工和自销售,稳定当地的花生价格,使方城县花生产业的整体效益得到全面提升。
加大烘干设备等大型机械的补贴力度
方城县的农机相关部门可考虑把烘干设备等大型机械列入国家农机补贴范围,提高家庭农场、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购买积极性,以抵御不良天气对花生品质的影响,保证农户丰产丰收。同时,可设立专项补贴资金,对购买烘干设备的农户和企业给予适当的财政支持,降低购置成本,提高设备普及率。此外,还可建立区域性花生烘干中心,为无法购置设备的小规模种植户提供集中烘干服务,确保花生质量稳定,提高市场竞争力。
加大高油酸优质花生的宣传力度
方城县应充分利用网络、电视、报刊、快手、抖音平台等多种方式,加大对高油酸花生的宣传力度,使公众充分认识到高油酸花生油中的不饱和脂肪酸对我们人类心血管健康的重要性;指导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规范、规模种植优质纯正的高油酸花生;鼓励企业创建品牌,生产销售高油酸花生油及其他精深加工品;帮助建立“企业+基地+农户”的产业化模式,指导农户按照企业的要求发展花生订单生产,架起产供销桥梁,实现高油酸花生优质优价,从而带动全县农户发展种植高油酸优质花生。
终审:魏文源
监审:李保燕
编校:李晓亚
网络:吴飞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