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委主任杂志

绿色农业种植技术赋能乡村振兴

时间:2025-04-03 11:40:32来源:永州市人才发展服务中心 文字:胡安顺

研究背景

  在农业现代化进程加快及生态环境压力日益突出的背景下,传统农业生产模式的弊端逐渐显现。虽然传统农业在提高粮食产量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但其对土壤退化、水资源污染以及生物多样性减少等环境问题的影响日益加剧。此外,农村劳动力持续流失、农业生产效益下降,进一步加剧了乡村地区的发展困境。因此,实现农业绿色转型成为当前农业发展与乡村振兴的重要任务。绿色农业种植技术的提出与推广,旨在构建农业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体系。该技术体系强调农业生产全过程的生态优化,通过减少化学农药、化肥的使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与土壤质量,提升农产品质量及食品安全水平。为此,我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如《国家农业可持续发展规划(2015—2030年)》和《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明确支持绿色农业技术的推广,并鼓励各地因地制宜探索适合本区域的可持续农业发展路径。湖南省永州市作为农业大市,凭借其独特的地理气候条件和丰富的农业资源,在绿色农业发展方面具有广阔前景。然而,该地区长期受限于传统农业模式,面临土壤污染、化肥农药使用过量、农业产业结构单一及农民收益不稳定等问题。为破解这些发展瓶颈,永州市政府积极推进绿色农业种植技术的应用,致力于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优化农业结构,促进乡村经济可持续发展。

  近年来,永州市结合自身农业资源优势,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推动绿色农业的发展。其中,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的推广,有效减少了化学农药对环境的影响,提高了农产品的安全性;有机肥与缓控释肥的广泛应用,改善了土壤肥力,提升了农业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秸秆还田与生态轮作模式的实施,有助于土壤有机质的积累,降低农业生产对环境的负荷;节水灌溉与农业机械化技术的应用,则进一步提高了农业生产的效率,减少了资源浪费。此外,永州市通过建立绿色农业示范基地,推广生态种植模式,并引导绿色农业品牌建设,推动高附加值农产品的市场化,提升了农民的经济效益。

何为绿色农业技术

  绿色农业与传统农业相比,强调农业生产与生态环境的协同发展,兼顾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业产量提升、资源高效利用及生态环境保护。近年来,随着农业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推进,绿色农业种植技术的推广与应用愈发受到关注。永州市作为典型的亚热带农业区,在推进绿色农业方面采取了多种策略,包括病虫害绿色防控、优良品种选育、缓控释肥技术、秸秆还田、节水灌溉及农业机械化等。这些技术的综合运用不仅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也为农业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第一,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作为绿色农业的核心环节,遵循“绿色植保”理念,综合运用生态、生物、物理及农业防治手段,以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降低农残风险。例如,在生物防治方面,利用天敌(如茧蜂、寄蝇、捕食蝽等)抑制害虫种群扩散,减少农药依赖。物理防治措施包括阳光晾晒种子帮助杀菌、温水浸种等,以降低病原菌感染风险。通过合理轮作、优化栽培方式、选用脱毒种苗(如大蒜、甘薯)等农业防治措施,可有效降低病虫害发生率,提高农作物健康水平。

  第二,品种优化在农业生产体系中发挥着关键作用。选育和推广适应本地生态环境、具备抗病虫害特性的优良品种,能够提升作物的抗逆性,减少病害传播,提高农产品品质,从而增强市场竞争力。例如,永州市政府与农业科研机构联合推动高产、抗逆性强的水稻及果蔬等新品种的推广,为农业增产增效提供支撑。

  第三,缓控释肥技术的应用对提升肥料利用率、减少环境污染具有重要意义。传统施肥方式易造成养分流失、土壤板结及水体污染,而缓控释肥技术可根据作物生长需求逐步释放养分,提高肥料的利用效率。其中,矿物缓控释肥技术通过特定材料吸附肥料,控制其释放速率,提高水肥协同效率。有机缓控释肥技术则利用有机物与微生物的交互作用,逐步释放营养物质,优化土壤养分供应,改善土壤肥力。

  第四,秸秆还田技术是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强土壤肥力的有效措施。作物收获后,将秸秆粉碎并直接还田,不仅能改善土壤结构,增强土壤透水性和保水性,还能防止土壤侵蚀,同时减少因秸秆焚烧导致的大气污染。采用秸秆还田技术可提升作物产量,同时增强土壤微生物活性,促进农业生态系统良性循环。

  第五,节水灌溉技术在水资源管理中发挥着关键作用。通过喷灌、小畦灌溉、渠道防渗、膜上灌水等技术手段,可有效提高水资源利用率,满足作物生长所需的水分,同时减少水资源浪费。例如,在蔬菜种植过程中,喷灌技术可根据作物不同生长期的需水特点精准控制灌溉量,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降低农业生产成本。

  第六,农业机械化技术的推广显著提升了农业生产效率,有效降低了劳动力成本。现代农业机械的应用,如高效播种机、无人植保机、自动收割机等,不仅促进了农业生产标准化,也显著提高了作物产量和品质。推广农业机械化技术不仅有助于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还能推动相关产业链的发展,为农业现代化进程提供技术支撑。

绿色农业技术的优势

  绿色农业种植技术的推广与应用在现代农业转型升级中发挥着关键作用,不仅优化了农业生产模式,提高了农产品质量与产量,还有效促进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一则,绿色农业的核心理念在于基于生态友好的技术集成,涵盖精准种植、水肥一体化管理以及病虫害综合防治等措施,以降低对化学农药和化肥的依赖,降低农产品中的农残含量,提高食品安全性。通过精准施肥和智能化灌溉体系的应用,不仅提升了土壤肥力,优化了作物生长环境,还增强了农产品的营养价值。此外,绿色农业在降低农业生产投入方面优势显著,既能减少人力与物力消耗,又能有效避免传统农业生产过程中化学投入品的滥用,这不仅降低了种植成本,还提高了农业经济效益。同时,政府、科研机构及农业企业的深度介入,为农业生产者提供了技术交流与培训平台,推动了农业技术的普及和产业升级。

  二则,绿色农业的推广对于农业生产体系的现代化升级具有深远影响。在果树种植领域,科学调控光照条件有助于果实的糖分积累,提升水果品质及市场竞争力。此外,智能农业监测系统的应用,使得土壤水分、养分供给及病虫害防治能够实现精准管理,提高农业生产的智能化水平,进而提高整体农业的生产效率。更重要的是,绿色农业通过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有效降低了土壤退化、水体富营养化及空气污染等生态问题,从而推动农业生产体系与自然环境的协同发展。

  此外,绿色农业不仅仅局限于生产端的技术优化,还推动了农业全产业链的延伸。通过发展农产品深加工产业,不仅提升了农产品附加值,也加速了农业产业的高端化转型。例如,绿色有机食品的加工产业能够满足高端市场的消费需求,从而带动区域农业经济的持续增长。与此同时,结合现代化物流、冷链运输等技术,提高农产品流通效率,确保产品品质的稳定性,增强农业市场的核心竞争力。绿色农业还能够与旅游业深度融合,催生立体农业与生态旅游产业,以农业资源优势为依托,推动观光农业、休闲农业等新型业态的发展,不仅能拓展农业经济的多元化模式,还可以直接提升农民的经济效益。

绿色种植技术赋能乡村振兴路径

  绿色农业种植技术在湖南省永州市乡村振兴的实践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永州市凭借其丰富的农业资源禀赋和独特的地理环境,结合现代农业技术发展趋势,系统性推进绿色农业的发展。通过实施科学合理的推广策略,如“点”“面”结合推广模式、多元化农业推广活动、新媒体平台助力传播、政策监管强化以及品牌塑造等措施,永州市不断优化农业生产方式,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推动乡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第一,永州市采用“点”“面”结合的策略,加快推进绿色农业技术的广泛应用。该策略通过结合试点建设与示范推广,实现技术从局部向全域辐射。例如,在推广优质水稻品种前,永州市优先选择特定区域进行试验示范,全面评估其产量表现、抗病性及环境适应能力,以确保推广品种契合本地农业生态条件,实现最大化经济与生态效益。此外,永州市着力推进绿色农业示范基地建设,使其成为农户直观了解和学习先进农业技术的重要平台。这些示范基地不仅提升了农业基础设施水平,也促进了农产品的优质化、品牌化及特色化发展。示范区不仅涵盖粮食作物,还包括果树、蔬菜、茶叶等经济作物,开拓了农业经济增长点,为农民提供了多样化的种植选择。

  第二,永州市开展创新型农业推广活动,突破传统农业技术推广方式的局限性,提高农业技术普及率和应用率。例如,技术下乡活动直接面向农户,根据本地农业生产需求提供现场技术培训、宣传病虫害防控以及发放农业技术书籍等。2023年5月,永州市农业农村局组织“三下乡”活动,邀请农业专家向农户详细讲解生态种养知识,并为农业生产中面临的具体问题提供解决方案。此外,永州市建立科技工作者评选机制,通过表彰优秀农业技术推广人员,树立农业科技推广的示范典型,进一步提升推广工作的专业性和农民的参与度。随着农业智能化的不断发展,无人机植保、智能温室种植、精准灌溉等新兴农业科技也逐步引入永州市,为农业管理提供更加精准、高效的解决方案。

  第三,永州市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优化绿色农业技术的推广模式,提高推广效率,拓宽技术传播渠道。当前,数字化技术的发展为农业技术推广提供了更多可能性。例如,永州市在各乡镇、县域范围内建立农业技术交流微信群,使农户能够随时与农业专家进行互动,获取有针对性的种植建议。同时,短视频平台(如抖音、快手等)成为推广绿色农业技术的重要媒介,农业技术专家通过生动的视频展示具体操作步骤,使农民能够更加直观地掌握农业生产技能,提升他们对绿色农业技术的接受度。新媒体的广泛应用不仅突破了传统农技推广的地域限制,也显著提升了技术普及的效率。此外,永州市大力推动农业电商发展,利用直播带货模式,使农民能够直接向消费者销售绿色农产品,提高产品附加值,拓宽销售渠道。

  第四,政府加大绿色农业政策的监管力度,确保相关政策措施的有效落地。湖南省近年来陆续出台了一系列促进乡村振兴与绿色农业发展的政策,逐步构建起完善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例如,2023年5月,永州市农业农村局针对农产品农药残留问题开展专项治理行动,严格监督农药使用情况,推广病虫害绿色防治技术,并强化对农资经营门店的监管,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政策监管的强化不仅为绿色农业的发展提供了法律保障,也增强了农户对绿色种植模式的信心。此外,政府还推动农田保护与生态修复项目,鼓励使用有机肥,促进生态循环农业的发展,以减少农业生产对环境的影响。

  第五,品牌建设成为推动永州市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永州市积极打造区域特色农产品品牌,形成绿色农业产业集群,提高市场竞争力。例如,永州市精心打造“永州蔬菜”“湘江水稻”“有机茶叶”等特色农产品品牌,通过市场化手段提升品牌知名度,并借助主流媒体和电子商务平台扩大品牌影响力。此外,永州市鼓励本地特色农产品申请国家地理标志认证,提升农产品附加值,提高其市场竞争力。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深度结合也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路径之一,如相关县区积极申报“一村一品”示范镇,推动生态农业与乡村旅游协同发展,为农民提供更加多元的增收机会。

  文章探讨了绿色农业种植技术在乡村振兴中的重要作用,分析其对农业生产效率、生态环境优化及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影响。绿色农业不仅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可行路径,也是应对生态挑战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永州市通过病虫害绿色防控、科学施肥、秸秆还田、节水灌溉及农业机械化等措施,提高了农业生产力并减轻了环境负担。同时,政府的政策支持、技术推广和品牌建设推动了绿色农业的规模化发展。此外,数字化平台促进了农技传播和市场拓展,政策监管、财政补贴及示范基地建设为绿色农业发展提供了保障。随着科技进步和政策优化,绿色农业将持续发挥经济与社会效益,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

  终审:魏文源

  监审:乔星琦

  编校:王莹珠

  网络:吴飞飞

联系我们|网站介绍|组织机构|欢迎投稿|杂志订阅|网站声明|
主管:山西省农业科学院 主办:山西省农业科学院现代农业研究中心 版权所有:村委主任杂志社
地址:山西省太原市杏花岭区 东大盛世华庭商务大厦A1座4层 邮编:030000 投诉电话:(0351)6071962
期刊出版许可证丨 国内刊号:CN14-1355/S 丨国际刊号:ISSN1674-7437丨邮发代号:22-120
晋ICP备2023018114号-1
主管:山西省农业科学院 主办:山西省农业科学院现代农业研究中心
期刊出版许可证丨 国内刊号:CN14-1355/S 丨国际刊号:ISSN1674-7437丨邮发代号:22-120
晋ICP备202301811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