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委主任杂志

多元发展下农村经济全新出发

时间:2025-03-06 15:35:53来源:郑州旅游职业学院 文字:李博宁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农村经济发展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为了推动农村地区发展,维护社会稳定运行,农村经济需要朝着多元化的方向进行创新发展。要促进农村经济的多元化发展,就必须改变单一的产业结构,提升农村经济活力。发展第二、第三产业,增加农村劳动力收入。改善基础设施,提高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以促进社会的全面和谐发展。

农村经济多元化发展的意义

促进农业的全面发展,助农增收、助农增值

  随着社会的迅速发展,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已成为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加强农业基础地位,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因此,要想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推动农村振兴,需要优化农村经济结构,推动农村经济多元化发展,培育农村经济发展新的利润增长点。农村经济以往的发展模式较为单一,通常以农业生产为主,尤其是以粮食种植为主,忽视了农业、林业、牧业、渔业和副业对农村经济发展的作用,导致农村经济增速较慢,农村劳动力收入增幅较小,农村社会发展滞后,阻碍了农村居民生活水平的提升。而优化农村经济结构,推动其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可以促进农业的全面发展,助农增收、助农增值。其一,农村改变单一的经济发展模式,发展特色农产品种植、绿色农业、生态农业等,能够提升农产品的附加值,使农村地区的产业从单纯的初级生产向深层次加工和品牌化发展。同时,农村产业将农业与林业、牧业、渔业等领域相结合,可以最大限度地助力农村劳动力获得经济效益,进而帮助农村劳动力增收、致富。其二,以往,农村劳动力依赖单一的农产品生产获得经济收入,不仅收入较少,而且抗风险能力较差。而农村产业的多元化发展,有助于农业深加工、农村服务业等多种产业在农村地区扎根,使农村劳动力在参与企业农产品加工等过程中,可以获取经济收益,如此便拓展了农村劳动力的收入来源,有效提升了农村劳动力的整体收入水平。除此之外,农业深加工产业以及其他产业的出现,使单纯的农产品加工成为附加值更高的产品,这有助于推动农村产业链的延伸,并逐渐在农村形成相对完整的产业生态系统,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健康发展。综上所述,农村经济多元化发展促进了农村地区深加工产业的发展。农产品的附加值,带动了农村地区经济的发展,有助于推动农村劳动力增加经济收入,改善生活水平。

提高农村劳动力的综合素质,促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农村经济朝着多元化方向发展,对人才的需求量显著提升,这有助于提高农村劳动力综合素质,促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例如,农村地区朝着新型农业生产模式的方向发展,要求农村劳动力改变传统的种植思维,具备现代技术素养,并能够熟练使用现代化新型农机设备等农业设备和大数据等信息技术,以通过数据监控调整灌溉量、施肥量等,提升农业生产效率和农产品质量。这就需要加强对农村劳动力的技能培训,助力农村劳动力掌握现代农技知识、技术等,如此可以大幅度提高农村劳动力的综合素质。同时,农村劳动力综合素质的提升与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呈正相关关系,即农村劳动力文化水平、技术能力和思想观念的提升,有助于提高其社会责任感、道德水平和集体意识,从而促使其积极参与文化、社会活动,营造和谐、互助、共融的乡村社会环境。上述分析表明,农村经济多元化发展可以提高农村劳动力文化水平、技术能力和思想观念等,并有助于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目标的实现。

调整农村经济结构,促进区域经济协同发展

  当前,我国大部分农村地区仍然以第一产业为主,第二、三产业发展相对滞后,导致农村劳动力的收入主要来源于农田种植和基础养殖,难以通过产业联动获取更多的收益,因此导致农村地区的经济产值和生产效率较低,严重制约了乡村经济的增长,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区域经济的协同发展。而推动农村经济的多元化发展,建立产业联结机制,可以推动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实现促进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目标。农村经济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例如,农产品朝着深加工产业、绿色农业等方向发展,能够推动农业产业链条的进一步延伸,促使农村经济结构由单一的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发展,并且随着农村产业之间联结机制的建立,第一产业与第二、三产业之间的融合程度将会逐渐加深,农村地区的经济效益也将得以大幅度提升,进而有效缩小与城市地区之间的差距,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平稳和可持续发展。总之,农村经济多元化发展能够调整农村经济结构,从单一农业经济向开放性、多元化、规模化的方向转型,促进农村经济的高效发展,并通过缩小城乡经济差距,推动区域经济的协同发展。

农村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农村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有待提升

  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是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然而,现如今我国大部分农村地区在基础设施建设和提供公共服务方面仍然存在不足,尤其是在道路、供水、供电、信息化等领域,远远落后于城市地区。在影响农村居民生活质量的同时,也限制着农村经济的发展。交通物流对农村地区运输、销售农产品至关重要。然而,部分农村地区道路设施简陋,导致农村劳动力在采购生产资料、销售农产品时困难重重,再加上农产品的运输成本高、周期长等特点,进一步阻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部分农村地区的水利设施建设、能源供应等相对落后,缺乏现代化的灌溉技术,导致农村劳动力在开展农业生产活动时,效率低下。而电力供应不稳定致使农业机械化设备无法投入使用,进一步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许多农村地区的信息化建设仍然处于起步阶段,互联网、通信网络等基础设施覆盖面不足,在此背景下,农村劳动力无法发挥互联网优势,制约农村电商等新兴产业的发展。

农村地区经济发展的产业结构较为单一

  在政府推动下,部分农村地区会进行产业的多元化探索和尝试,但由于技术、资金、市场等方面限制,其向现代化、集约化、产业化的方向发展较为困难,导致转型后的农村经济发展仍然高度依赖农业,尤其是单一的粮食农作物,严重制约了农村经济的稳步增长。具体来说,农村地区的经济活动集中在小麦、玉米、水稻等粮食和传统农作物的种植上,且其受气候变化、自然灾害的影响较大,一旦遭遇恶劣天气或气候变化,农产品的产量将会急剧下降,直接影响农村劳动力的收入,不利于农村经济的发展。

农村劳动力流失严重,文化素质偏低

  城市地区环境设施完备,能够吸引大量企业入驻,就业机会也较多。而农村地区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基础设施不够完善,企业数量较少,无法为农村居民提供足够的就业岗位,致使大量农村劳动力涌向城市,导致农村地区劳动力短缺,影响了农村经济的稳定和持续发展。此外,农村居民的文化素质相对较低也是制约农村经济多元化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部分留在农村的劳动力受教育程度较低,并且对新知识、新技术的学习和应用缺乏足够的兴趣,学习新知识和技术的主动性较低,导致其仍然沿用传统的种植和养殖方式,生产效率低、资源浪费严重,无法提高农业的产值和附加值。例如,尽管精准农业、智能化农业设备等现代农业技术日益成熟,但在部分农村地区,其未能得到有效应用,这制约了农村地区经济的多元化发展。

农村经济多元化发展路径

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促进经济多元化发展

  基础设施的完善是推动农村经济多元化发展的前提条件。其一,完善农村地区的交通物流设施,加速农产品的流通速度以及与市场的连接程度,可以在提高配送效率的同时,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从而获得更高的市场收益,促进农村经济的多元化发展。对此,相关政府部门应根据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制定长期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建立物流体系,以便在提升运输效率的同时,降低运输成本,以推动农村经济的多元化发展。例如,构建冷链物流网络体系、建设冷库、增加冷藏运输车辆,避免水果、蔬菜、肉类等产品因运输过程的温度控制不当造成损坏。其二,完善水利体系和能源体系,保障农业生产的稳定性。政府要加大对农村地区水利设施建设的资金投入力度,完善农村水利工程建设,确保农业用水的供应和灌溉可以系统高效地运行,避免农村地区因水利设施老化、能源供应不足等问题出现季节性干旱、浇灌不及时等困境。其三,政府提升对农村地区信息基础设施的重视程度,积极建设移动通信基站和宽带网络,推动互联网的普及,保证农村劳动力可以紧跟时代发展。例如,发展农村电商平台,以打破传统销售模式的束缚,拓宽农产品销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提高重视程度,促进农村地区多元化产业的发展

  为了推动农村经济多元化,提高农村劳动力经济收入,相关政府部门需要提升对农村地区经济多元化发展的重视程度,并出台相关政策,为其提供充分的支持。例如,政府应提供资金和技术支持,委派专家、学者下乡给予技术支持与指导,同时加大培训宣传力度,鼓励农村劳动力积极参与多元化产业发展相关培训,助力实现推动农村地区经济朝着多元化方向发展的目标。具体而言,相关政府部门应组织专家、学者前往农村进行实地调研,了解农村地区的实际状况,制定切实可行的发展策略。对适合发展特色农业的农村,提供专家指导,帮助农村劳动力开发有市场前景的特色农产品,并且为农村劳动力传授科学的种植方法,发展特色农业。对适合发展农村旅游或手工艺品制造产业的农村,提供资金支持,并完善其道路建设、住宿、娱乐等配套设施,以吸引游客前来,促进农村旅游产业的发展。政府对农村地区多元化产业重视程度的提升,可以吸引更多企业到农村建厂,进而有助于推动农村地区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形成良性循环。

开展培训,提升农村劳动力的综合素质

  人才是促使农村经济朝着多元化方向发展的重要基础。因此,吸引高质量劳动力前往农村开展工作,提升农村劳动力专业素养为重中之重。其一,政府通过提供政策激励和资金支持吸引具备专业知识、管理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人才进入农村,并设立专项人才引进基金,提供税收优惠、创业补贴等政策,鼓励人才到农村发展。同时,完善薪酬制度,优化农村环境。提高对返乡人才的薪资待遇,推进农村地区厕所改造,对生活垃圾以及污水进行处理,给予人才舒适的住宿以及生活条件,增强农村对各类人才的吸引力,为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其二,完善农村地区人才培训体系,提高农村劳动力的职业技能和知识水平。通过组织开展农业知识讲座、举办农业技术交流活动、建立培训基地等,引导农村劳动力更新观念,接受新技术、新理念,树立现代农业和新型农村经济的发展思维,并促使其熟练掌握现代农业生产技术以及市场营销、电商销售等技能,助力农村劳动力适应农村经济的多元化发展需求。具体来说,引导农村劳动力通过参与培训,掌握先进的病虫害防治等农业生产技术,学会使用智能化设备等工具,提升其生产效率,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其三,相关政府部门要加强宣传,吸引更多的农村劳动力积极参与其中,确保培训的普及性和可达性。具体而言,可以利用农村广播、地方电视台等传统媒介进行定期宣传,或者可以利用微信公众号、微信群转发,以及在抖音平台发布短视频等方式,发布简洁明了的培训宣传视频和文章,保证绝大多数的农村劳动力均能够获取培训信息。除此之外,农村地区和村委会也要挨家挨户进行宣传,通过面对面的宣传方式可以促使农村劳动力广泛参与到培训当中,学习新知识和理念,助推农村经济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相关政府部门可定期组织农业技术培训,帮助农村劳动力在参与培训的过程中,掌握先进的病虫害防治等农业生产技术,学会使用智能化设备等工具,提升其生产效率,增加其经济收入,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加强农村电商培训,促使农村劳动力了解电商平台的使用、营销,推动农村地区产业链条的形成,实现经济多元化发展的目标。

  农村经济多元化发展不仅可以提升农村劳动力的经济收入,促使农村地区实现持续、健康和协调发展,而且对国家整体经济的增长也发挥着关键作用。为了促使农村经济朝着多元化方向持续、稳定发展,相关政府部门应积极采取措施,完善农村交通、能源、水利、信息化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强重视程度,派遣专家、学生下乡支持,以促进农村地区多元化的产业发展。完善相关政策,吸引高素质劳动力返回农村,并对农村劳动力开展相关技术培训,提升农村劳动力综合素质。如此能够逐渐扫清阻碍农村地区经济多元化发展的阻力,促进农村全面发展。

  编校:张春兰

  网络:吴飞飞

  监审:王莹珠

  终审:魏文源

联系我们|网站介绍|组织机构|欢迎投稿|杂志订阅|网站声明|
主管:山西省农业科学院 主办:山西省农业科学院现代农业研究中心 版权所有:村委主任杂志社
地址:山西省太原市杏花岭区 东大盛世华庭商务大厦A1座4层 邮编:030000 投诉电话:(0351)6071962
期刊出版许可证丨 国内刊号:CN14-1355/S 丨国际刊号:ISSN1674-7437丨邮发代号:22-120
晋ICP备2023018114号-1
主管:山西省农业科学院 主办:山西省农业科学院现代农业研究中心
期刊出版许可证丨 国内刊号:CN14-1355/S 丨国际刊号:ISSN1674-7437丨邮发代号:22-120
晋ICP备202301811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