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每一片耕地都成丰收沃土
我国高标准农田建设综合效益评价现状
目前,我国学者对高标准农田综合效益评价方法进行了大量的创新实践,主要对层次分析法、熵权法、模糊综合评价法、TOPSIS法、灰色关联法、因子分析法、能值分析法和可拓物元模型等方法作了深入研究。如杜文萱使用AHP法以及德尔菲模型来探究如何运算评估指标在目标层级在所占权重,在运算得出目标权重后使用物元可拓模型评定估算政府在高标准农田项目中的成绩效用。霍佳丽从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和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建立高标准农田绩效评价体系,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的计算公式,对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进行绩效分析。王晓青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三个方面,构建高标准农田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综合运用熵权法、多指标综合评价模型、Logistic回归模型和GIS空间分析法对高标准农田综合效益展开分析。
操军镇基本情况
操军镇地势北高南低,地形为洞庭湖冲积平原,境内无山脉。操军镇湖泊面积2.88平方千米,合4 320亩(2.88平方千米),子堤长14.9千米。操军镇境属亚热带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其特点是气象温和、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日照长、霜期短。得益于良好的地势、地形和气候等自然条件,操军镇每年粮食播种面积超10万亩(66.67平方千米),油菜和棉花播种面积超6万亩(40平方千米)。2020年10月至2021年1月,操军镇镇域范围内分10个标段共计完成高标准农田建设2.8万亩(18.67平方千米),高标准农田分布在辖区湖城村、留仙村、白莲村、朝阳村、东港村、永安村、麦子村等行政村。工程内容涉及新建小型灌排站、排渠、涵闸、旱桥、干道、支路、输水工程、排水工程、生态护坡等。
操军镇高标准农田建设的综合效益评价方法选取
高标准农田本身是一个具有复杂性和综合性的系统,其建设综合效益评价工作也具有复杂性,在查阅国内外期刊论文的基础上,结合操军镇高标准农田建设实际,文章使用定量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层次分析法及物元分析的定量分析方法对操军镇高标准农田建设的综合效益进行评价。
操军镇高标准农田建设的综合效益实证评价分析
操军镇高标准农田建设综合效益实证评价以AHP-物元可拓方法为基础,首先,构造层次结构,确定目标层、准则层、指标层。其次,利用层次分析法对准则层和方案层选取的指标计算权重。最后,利用物元可拓方法对综合效益及各项指标进行评价分析
操军镇高标准农田综合效益评价指标选取
1.评价指标选取原则
指标选取应遵循科学性、可操作性、系统性、客观性等原则,其中科学性原则体现在操军镇高标准农田建设综合效益评价依托现有高标准农田实际建设、产出等情况。可操作性体现在理论和实际紧密结合,尽可能使用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的验收和审计等数据。系统性原则体现在全面和系统的选择评价指标,真实反映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实际效果。客观性原则体现在对评价指标进行客观的归纳和选择,结合客观实际进行研究分析,在数据处理和分析的过程中,将分析步骤和结果如实地反馈出来,杜绝修改结论等行为,以保证操军镇高标准农田建设综合效益评价体系的客观性。
2.评价指标选取方法
在对操军镇高标准农田建设现状充分调研走访的基础上,结合高标准农田建设领域相关专家理论及上级有关高标准农田建设的相关要求,对操军镇高标准农田建设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进行合理的选取,使操军镇高标准农田建设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更加切实可行。
3.准则层指标选取及权重计算
根据专家学者对高标准农田建设综合效益评价有关文献的整理,高标准农田建设综合效益大多围绕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等方面展开。因此,文章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作为操军镇高标准农田综合效益评价准则层指标。以准则层为例,层次分析计算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权重过程如下。一是构建判断矩阵。二是通过农机专家对各因素之间的重要性进行评分。三是利用SPSSAU数据分析平台计算权重、最大特征值、CI(一致性指标)、CR(一致性比例),对结果进行一致性检验。根据以上计算步骤计算得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权重值分别为58.122%、30.923%、10.954%。
4.指标层各项指标选取及权重计算
查阅《高标准农田建设通则》《高标准农田建设评价规范》《全国高标准农田建设总体规划》及指标体系构建原则,结合岳阳市农业农村局《关于对华容县2020年农田建设项目初步设计的批复》文件精神,依据操军镇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实际情况确定了12个指标,其中经济效益选取每亩新增粮食产量、农民年纯收入增加额、每亩土地流转增加值、耕地投入产出比等评价指标。社会效益选取公众满意度、田间道路通达率、基础设施配套率、机械化程度等评价指标。生态效益选取新增和改善农田灌溉率、农田林防护面积比例、新增耕地率、后期管护机制等评价指标。同样利用数据分析平台得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等判断矩阵计算结果,并进行一致性检验均通过,其中计算每亩新增粮食产量、农民年均纯收入增加额、每亩土地流转增加值、耕地投入产出比等经济效益指标的权重值为39.598%、39.598%、14.763%、6.039%。公众满意度、田间道路通达率、基础设施配套率、机械化程度等社会效益指标的权重值为45.483%、26.301%、14.108%、14.108%。新增和改善农田灌溉率、年节约水量、新增耕地率、后期管护机制等生态效益指标的权重值为52.028%、7.221%、11.485%、29.266%。
5.综合权重计算
运用层次分析法,得到操军镇高标准农田建设综合效益准则层和指标层的权重,综合权重=准则层指标权重*指标层权重,各项指标综合权重如下。每亩新增粮食产量、农民年均纯收入增加额、每亩土地流转增加值、耕地投入产出比、公众满意度、田间道路通达率、基础设施配套率、机械化程度、新增和改善农田灌溉率、年节约水量、新增耕地率、后期管护机制等指标综合权重值分别为23%、23%、8.6%、3.5%、14%、8.1%、4.4%、4.4%、5.7%、0.8%、1.3%、3.2%。
物元可拓分析评价
1.确定各指标评价标准
借鉴参考国家、地市等层面的高标准农田建设政策标准及各行业的规范标准,结合岳阳市统计年鉴及与相关农业专家交流沟通反馈结果,将高标准农田各个评价指标分为四个等级,即优、良、中、差,每一个指标对应的每个等级的区间范围见表1。
表1 操军镇高标准农田建设综合效益评价标准
2.构建经典域物元矩阵和节域矩阵
根据操军镇高标准农田建设综合性效益评价标准构建操军镇高标准农田建设综合效益评价经典域物元矩阵,每亩新增粮食产量、农民年均纯收入增加额、每亩土地流转增加值、耕地投入产出比、公众满意度、田间道路通达率、基础设施配套率、机械化程度、新增和改善农田灌溉率、年节约水量、新增耕地率、后期管护机制等指标经典域取值的范围分别为(0,200]、(0,1.5]、(0,150]、(0,3]、(0,100]、(0,100]、(0,100]、(0,100]、(0,100]、(0,100]、(0,20]、(0,100]。
3.构建待评物元矩阵
结合当地近四年统计年鉴及2020年高标准农田项目建设验收情况,邀请项目建设管理人员、当地农技领域专家、种粮大户、高标准农田受益农户等进行问卷调查,对指标层各项评价指标近四年现实情况进行评价,得到指标层各项指标的平均值,每亩新增粮食产量、农民年均纯收入增加额、每亩土地流转增加值、耕地投入产出比、公众满意度、田间道路通达率、基础设施配套率、机械化程度、新增和改善农田灌溉率、年节约水量、新增耕地率、后期管护机制等指标平均值分别为120、0.68、120、2.2、84、96、82、85、85、90、7、82。
4.计算综合关联度和评价等级
运用MATLAB软件计算出指标层各个评价指标的综合关联联度和评价等级。其中每亩新增粮食产量的综合关联度为-0.4667、-0.2000、0.4000、-0.2727,评级等级为良。农民年均纯收入增加额的综合关联度为-0.3585、
-0.2093、0.3600、-0.3200,评级等级为良。每亩土地流转增加值的综合关联度为-0.7273、-0.6667、-0.4000、0.4000,评级等级为优。的综合关联度为-0.7273、
-0.6667、-0.4000、0.4000,评级等级为优。耕地投入产出比的综合关联度为-0.6000、-0.4667、0.3000、-0.2727,
评级等级为良。公众满意度的综合关联度为-0.6000、
-0.4667、0.0667、-0.0588,评级等级为良。田间道路通达率的综合关联度为-0.9000、-0.8400、-0.2000、0.2000,评级等级为优。基础设施配套率的综合关联度为-0.7000、-0.5500、-0.1000、0.1000,评级等级为优。机械化程度的综合关联度为-0.8125、-0.7000、
-0.2500、0.2500,评级等级为优。新增和改善农田灌溉率的综合关联度为-0.8125、-0.6250、-0.2500、0.2500,评级等级为优。农田林防护面积比例的综合关联度为-0.6667、-0.5000、-0.3333、0.3333,评级等级为优。新增耕地率的综合关联度为-0.3636、-0.1250、0.3333、-0.2222,评级等级为良。后期管护机制的综合关联度为-0.5500、-0.4000、0.2000、-0.4129,评级等级为良。
准则层的综合关联度和评级等级可以利用指标层的关联度及权重计算得到,其中经济效益四项综合关联度分别为-0.2733、-0.1678、-0.1509、-0.1115,评价等级为良;社会效益四项关联度分别为-0.2235、-0.1884、
-0.0223、0.0234,评价等级为优;生态效益四项综合关联度分别为-0.0740、-0.0541、-0.0062、0.0095,评价等级为优。
同理,目标层综合关联度及评级等级利用准则层的关联度及权重计算得到,目标层操军镇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综合效益的综合关联度为-0.2361、-0.1617、0.0801、-0.0565,评价等级为良。
操军镇高标准农田建设综合效益评价结果分析
根据以上综合关联度和评级等级来看,操军镇高标准农田建设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均评定为“优”,经济效益评价为“良”,其中有每亩土地流转增加值、田间道路通道率、基础设施配套率、机械化程度、新增和改善农田灌溉率、农田林防护面积比例等六个指标评价为“优”,每亩新增粮食产量、农民年均纯收入增加额、耕地投入产出比、公众满意度、新增耕地率、后期管护机制等六个指标评价为“良”,无“中”和“差”的评价指标。操军镇高标准农田建设效益整体评价为“良”。因此,操军镇2020年建设的高标准农田综合效益整体较好。但对评价为“良”的指标及实际走访、问卷调查情况来看,操军镇高标准农田建设部分效益评价指标离项目预期效益有一定的差距,具体体现如下。
一是项目综合生产能力提升不够明显。受近年极端干旱天气影响,加之工程后期管护经费没有稳定来源,存在养护不到位的现象,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高标准农田的综合生产能力,导致粮食新增产量及农民纯收入增加额未达到预期效益。
二是群众参与满意度有待提高。根据实地走访发现,高标准农田建设期间,部分群众参与了工程建设、监工、后期管护等。同时,也存在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受益群众对项目建设情况及带来的效益等了解不透彻,使得群众参与满意度未达到预期水平。
三是财政资金预算执行率较低。目前该镇高标准农田建设的项目资金来源于财政资金,社会资本投入较少,2020年操军镇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结余资金作为华容县2023年新的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资金来源。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财政资金做到了专款专用,但项目预算资金未有效投入到项目建设中,导致耕地投入产出及新增耕地率未达到最佳值。
四是后期管护机制不健全。后期管护在项目验收时已责任到村,操军镇政府每年也会安排专项资金进行沟渠梳洗等,但部分村村集体经济不活跃,缺乏稳定的资金来源,导致管护机制落实不到位。
操军镇高标准农田建设对策
一是提升资金利用效率,进一步拓宽资金来源。高标准农田的建设与管护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政府应充分发挥其主导作用,充分利用财政预算资金,拓宽各类投入渠道,提高项目建设标准。
二是激发项目建设内生动力,进一步提高农民积极性。乡村的主体是农民,充分调动农民群众的积极性,加大项目建设的宣传,充分发挥农民监工等作用,进一步提升工程建设质量,发挥工程项目最大效益,确保农民权益不受损。
三是健全后期管护机制,进一步确保工程可持续运转。高标准农田建设是一项长期的工程,三分建、七分管,围绕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工作重点,制定完善建后管护制度,压实各方管护责任,建立动态后期管护资金库,确保工程项目可持续运转。
编校:王莹珠
网络:吴飞飞
监审:张春兰
终审:魏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