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贵州村超看乡村旅游的逆袭之路
贵州村超兴起,为乡村旅游注入新活力。作为一项独特的体育赛事,村超丰富乡村文化生活,以其独特魅力吸引众多游客目光,成为推动乡村旅游经济发展的新引擎。需结合贵州实际情况,分析村超对乡村旅游经济的具体影响,利用其推动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
村超对贵州乡村旅游经济的促进作用
旅游吸引力的提升
举办村超为贵州乡村带来了全新旅游体验,游客可以观看足球比赛,深入乡村体验当地的民俗风情。使游客感受乡村魅力,增强游客对贵州乡村旅游的兴趣。丰富贵州乡村旅游产品体系,传统乡村旅游以自然风光为主要吸引物,村超的加入为乡村旅游注入了新活力。游客可以参与多样化的乡村体育活动,诸如乡村马拉松、乡村篮球赛等,这些活动能够显著提升乡村旅游的吸引力。村超借助媒体宣传和口碑传播,扩大了贵州乡村旅游的知名度。村超比赛日益激烈,其影响力持续扩大,有效增强了贵州乡村旅游的吸引力。
旅游基础设施的改善
为应对村超带来的大量游客,当地政府加大了对乡村道路建设的投入,拓宽路面、提高道路等级、增设交通标识,确保游客便捷到达比赛现场。增设多条乡村公交线路,引入“村超专线”公交,车辆被装饰以足球元素,车窗上贴着参赛队伍口号,为游客提供独特的乘车体验。对现有住宿设施改造升级,新建星级酒店。提供舒适住宿环境,融入当地文化元素,让游客在住宿中感受乡村独特魅力。满足游客餐饮需求,当地餐饮业迎来发展机遇。美食街、农家乐等餐饮场所提供地方特色美食,加强食品安全监管,确保游客享受到安全卫生的餐饮服务。在乡村旅游重点区域建设游客服务中心,为游客提供旅游咨询、票务预订等一站式服务。提高游客满意度和乡村旅游服务水平。在乡村道路、景点入口等关键位置增设旅游标识牌,为游客提供清晰导览信息。在乡村比赛现场周边建设多个生态停车场,满足游客停车需求。对乡村旅游区域的厕所改造升级,提高厕所设施水平。
旅游收入与就业的增长
村超赛事吸引全国游客,促进当地旅游市场繁荣。例如,在赛事期间,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榕江2023年累计接待游客超519万人次,旅游消费随之增长,带动当地旅游综合收入大幅提升。2023年榕江县实现旅游综合收入近60亿元,满足游客食宿交通等需求。当地餐饮业、住宿业等相关行业迅速扩张,新增大量就业岗位。榕江县因村超赛事新增就业岗位超过3 000个,帮助1万余人实现就近就业增收。村超赛事举办促进上下游产业链发展,如旅游纪念品生产、赛事组织策划等,激发当地居民创业热情,涌现了大量灵活就业机会,为居民提供多样化收入来源,如表1所示。
表1 贵州村超赛事对旅游收入与就业增长影响
村超视角下的旅游经济发展机遇
文化体育旅游的融合
贵州村超是一场文化盛宴,观众可以在比赛现场欣赏丰富的民族歌舞表演,感受浓厚的民族风情。球员们身穿色彩鲜艳的民族服装参赛,不仅展现了体育精神,同时也传承和弘扬了丰富的民族文化。赛事期间举办各种文化展览活动,如民族手工艺品展示、地方特色美食节等,让游客在观赛之余深入了解贵州传统文化。村超本身具有高度观赏性,可激发游客体育热情。积极推广其他乡村体育活动,如乡村马拉松、徒步旅行等,丰富乡村旅游体育元素。推出“体育+文化+旅游”复合型旅游产品,如“观赛+民族文化体验游”“乡村徒步+美食探索游”等,满足游客多样化旅游需求。联合营销推广,将体育赛事、文化活动紧密结合,共同开拓客源市场。
乡村旅游品牌的塑造
贵州村超将足球这一全球性运动与本土民族文化相结合,形成独特赛事风格。球员身穿民族服装参赛,比赛间隙穿插民族歌舞表演。依托贵州独特自然风光,打造赛事举办地和周边旅游线路,为游客提供丰富旅游体验。使用微博、抖音等社交媒体平台发布赛事动态,引发网友热议。提供优质旅游体验让游客成为品牌传播者,形成良好口碑效应。推出“观赛+旅游”“文化体验+体育赛事”等复合型旅游产品,政府出台相关政策扶持乡村旅游品牌发展。
社区参与可持续发展
贵州村超的一大特色是由当地村民自发组织,从球队组建、赛事安排到后勤保障,均具备自下而上的参与特征,激发村民积极性。政府在村超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扶持赛事举办,提供场地、电力、通信等基础设施保障。整合社区资源,引导社会各界参与赛事服务。村超赛事举办增强社区凝聚力,使村民之间联系更紧密。将足球运动与本土民族文化相结合,丰富赛事内涵,提升当地文化影响力。积极推广绿色旅游理念,倡导低碳出行、绿色消费等环保行为。
贵州村超视角下的旅游经济发展挑战
资金不足
政府补贴是乡村文化体育旅游项目初期重要的资金来源,由于地方财政有限,政府补贴难以满足项目长期发展需求。例如,政府虽然为贵州村超提供了经费补贴,支持赛事运营发展,但后续支持因财政困难举步维艰。村民投资捐赠是乡村文化体育旅游项目的另一资金来源,但村民经济能力有限,投资捐赠难以形成规模效应。乡村文化体育旅游项目知名度相对较小,难以吸引大企业长期赞助。资金不足导致乡村文化体育旅游项目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无法满足游客基本需求。项目宣传推广受到限制,无法开展大规模媒体宣传,影响项目知名度。寻求政府、企业等方面的资金支持,优化项目管理流程,降低运营成本。加强市场调研,提高门票销售、广告合作等自身运营收入。加大品牌宣传力度,提升项目知名度。举办特色活动,邀请知名人士参与。鼓励社区居民积极参与项目建设运营,激发社区活力,形成政府、企业、社区共同推动项目发展的良好局面。
专业人才缺乏
许多乡村旅游项目由村民自发组织简单管理,缺乏系统规划策略。乡村旅游产品同质化问题严重,缺乏特色。当前,许多项目在营销手段上较为单一,缺乏针对性。许多项目服务人员多为当地居民,缺乏专业培训意识。导致游客住宿、餐饮等方面服务质量不稳定,体验不佳。我国高等教育体系针对乡村旅游专业设置较少,课程内容与实际需求脱节,难以培养符合市场需求的专业人才。乡村旅游项目地处偏远地区,工作条件相对较差,难以吸优秀人才。待遇与人才预计差异过大,很多人才无法接受现有回报。
季节性限制
乡村旅游项目受到自然季节变化影响,导致游客流量在不同时间段产生显著波动。例如,春季和秋季气候宜人,游客数量大幅增加。冬季和夏季极端天气,游客数量受到影响。贵州村超作为乡村体育旅游项目,体育赛事本身具有吸引力,但在非适宜观赛季节,游客数量仍受到限制。由于游客流量季节性波动,乡村旅游项目运营成本受到较大影响。在旺季项目需要投入更多人力、物力应对游客高峰。在淡季则面临收入锐减,成本难以回收的困境。
贵州村超视角下的旅游经济发展应对策略
政府支持
政府制定相关政策,为村超旅游经济发展指明方向。贵州省各级政府将乡村旅游纳入工作日程,出台支持政策,如《贵州省推进乡村旅游与传统村落和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深度融合发展实施方案》,明确发展目标。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着力改善乡村旅游环境。针对村超比赛场地、游客接待中心等不足,政府应协调各方力量改造升级。例如,榕江县政府专门规划夜间经济聚集街,设置烧烤区、小吃区等临时免费摊位,丰富游客夜间生活体验,带动当地餐饮业发展。设立专项基金,提供财政补贴,引入社会资本,为村超旅游项目提供资金支持。例如,在村超举办初期,政府给予经费补贴,支持赛事运营发展。鼓励企业通过捐赠、赞助等方式参与“村超”旅游项目建设,出台对应激励措施,如税收减免、贷款优惠等,吸引更多社会资本投入乡村旅游产业。组织新闻发布会、拍摄宣传片等方式,提高村超乡村旅游知名度。注重品牌建设,打造特色旅游产品,提升服务质量。树立品牌形象,增强市场竞争力。例如,在村超赛事中,政府积极引导村民参与社交媒体互动分享活动,形成话题热度。推出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纪念品,满足游客购物需求。在村超经济发展中,政府积极协调相关部门,保障游客权益。加大市场监管力度,打击违法违规行为,维护市场秩序。例如,在村超赛事期间,政府组织志愿者队伍为游客提供导览咨询、秩序维护等服务,加强对餐饮住宿等行业监管,确保游客饮食住宿安全卫生。
多元化融资
政府在多元化融资中发挥主导作用,实施针对性优惠政策,吸引社会资本投入。贵州省政府设立专项基金,支持村超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提供税收减免、土地供应优惠等手段,降低投资者成本,提高项目吸引力。贵州村超旅游项目借助PPP模式,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共同分担风险收益。鼓励金融机构为村超旅游项目提供信贷支持,降低融资成本,提高融资效率。贵州村超积极探索资产证券化、互联网金融等新兴融资方式,将项目未来收益权转化为可交易证券产品,吸引更多投资者参与。结合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手段,提高融资效率。积极寻求与国内外知名旅游企业、投资机构合作机会,共同开发旅游资源,拓展旅游市场。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提高项目竞争盈利能力。健全风险管理体系,加强对融资风险识别控制。加强与金融机构、投资机构等沟通协作,共同制定风险应对措施,确保资金安全。
人才培养
贵州省加大青少年足球培训投入,建立青训体系。在乡村地区建设足球训练基地,聘请专业教练,组织定期训练等。培养具有潜力年轻球员,为村超联赛输送人才。针对乡村地区足球教练水平参差不齐问题,贵州省组织定期教练员培训班,邀请国内外知名教练授课,提升教练员执教能力。支持足球专业背景退役运动员、大学生等回到乡村担任义务教练,为乡村足球发展贡献力量。加强裁判员管理,提高其执法水平。例如,举办裁判员培训班,组织实践演练等方式,提升裁判员业务能力。加强对旅游服务人才培养,着重导游、酒店服务员、餐饮服务人员。培养具有创新思维的旅游营销人才,借助新媒体、社交平台等多种渠道推广贵州旅游资源,吸引更多游客观光旅游。
推动产业融合发展
贵州村超是展示贵州乡村风貌、民俗文化的重要窗口,组织观赛旅游团,开发足球主题旅游线路等方式,将村超赛事与乡村旅游观光结合,为游客提供独特体育旅游体验。设计“观赛+乡村游”旅游产品,深入挖掘贵州乡村足球文化,打造足球文化体验项目,如足球博物馆、足球训练营等,让游客在参与中感受足球魅力,了解贵州乡村足球发展历程。举办足球文化节、足球夏令营等活动,进一步丰富足球文化旅游产品。借助村超品牌效应,打造贵州体育旅游品牌。举办国际性足球赛事、邀请知名足球队友谊赛等方式,提升贵州体育旅游知名度。结合村超品牌效应,发展农旅结合乡村旅游模式。例如,开发乡村民宿、农家乐等住宿设施,提供特色农产品品尝、农耕体验活动,增加农产品附加值。展示贵州绿色农业、有机农业等现代农业成果,吸引游客参观体验。设立生态农业示范区、农业科技园等,为游客提供农业知识普及、农业技术体验等服务。依托贵州民族文化资源,开发地方特色文化创意产品。例如,将贵州苗绣、侗锦等手工艺品与现代设计理念相结合,举办文化创意产品设计大赛等活动,激发更多创新设计。采用人工智能数字技术,建设智慧旅游平台。通过在线购票、导览系统等功能,提升游客旅游体验。加强对贵州村超旅游资源推广,与知名旅游博主、网红等合作,共同推广贵州旅游资源。设立专项基金、提供税收优惠等降低企业运营成本,提高产业融合发展积极性。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旅游接待能力水平。例如,改善交通条件、完善住宿设施、提升景区环境等,健全旅游服务体系,提供优质旅游信息服务、旅游安全保障等,为游客提供舒适便捷的旅游体验。
降低季节性限制影响
针对淡季游客需求,开发适合不同季节旅游项目。例如,冬季可推出温泉、滑雪等特色旅游项目,吸引游客在淡季前来体验。与周边地区建立合作关系,共同推出跨区域旅游产品,吸引更多游客体验。例如,联合黔东南州内其他乡村旅游景点,共同打造“黔东南乡村旅游环线”,实现资源共享。围绕村超赛事,开发集体育赛事、民族文化、自然风光于一体的综合旅游线路。完善旅游接待设施体系,提高旅游服务质量。结合线上线下活动,增强游客参与体验感。例如,在村超赛事期间举办线上直播、互动问答等活动,吸引更多网友关注参与。以“村超”等体育赛事为平台,推动体育与旅游深度融合。融入苗族、侗族等民族传统表演项目,让游客在观赏体育赛事时感受当地文化魅力。
综上所述,贵州村超是一场乡村足球盛宴,推动当地旅游经济发展。基于村超视角,体育与旅游融合发展具有巨大潜力。后续贵州省将继续深化体育旅游融合,充分发挥村超联赛品牌效应。创新旅游产品服务,提升旅游经济竞争力。实现人才培养引进,为旅游经济持续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编校:张春兰
网络:吴飞飞
监审:陈绪绚
终审:魏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