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电商东风振乡村新貌
文件《关于推动农村电商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明确指出,数字经济时代要加快培育县域数字流通龙头企业1000家、打造县域直播电商基地1000个。同时,农业农村部印发的《全国乡村产业发展规划(2020—2025年)》提出,要大力发展农村电商,到2025年底农产品网络销售额达到1万亿元。各项政策、规划、意见的出台实施,为农村电商发展指明了方向。目前,农村电商发展已经步入“深水区”,推动农村电商高质量发展、推动乡村振兴正当其时、恰逢其时。
民和县农村电商发展现状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民和县立足本地特色资源,积极探索“电商助农新规模”,搭建电商消费平台,推动“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网络零售市场农副产品上行规模不断扩大,销售渠道不断拓宽,农产品流通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电商持续保持稳步发展态势,农产品销售额及农民收入均上涨,让人民群众从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中受益,助力乡村振兴快速发展步伐,真正让农业农村经济“活了起来”。
开辟线下销售“多条道”
近年来,民和县积极组织电商企业在无锡滨湖区机关食堂、商超等开展高原年货农产品推介活动,对接机关企事业单位定向采购民和县农副产品,带动当地牛羊肉、蜂蜜、苹果、中药材等农副产品销售。同时,鼓励企业在江苏省无锡市、长三角等经济发达地区设置体验店,全面销售民和县特色农副产品。此外,组织电商企业参加了第三届中国(青海)国际生态博览会、第六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青海省招商路演、第三届全国脱贫地区优质特色粮油产品展销会等各种活动,不断加大内宣外宣力度,支持“民和号”产品走向更多地。据统计,目前东西部协作消费帮扶销售额已完成860.24万元。
搭乘电商销售“快车道”
民和县党组书记带头多次深入峡门镇、隆治乡等种养殖生产一线,宣讲助农惠民政策,分析研究产业发展方向,鼓励企业和群众用好、用活网络销售渠道,破解乡村产业“产”和“销”难题。同时,民和县积极组织电商企业参加“第五届双品网购节”等促销活动,6家企业网络销售额屡创新高,在为农民开辟全新销售渠道的同时,通过引入电商入驻等多种方式,激发并提升当地的经济活力与发展能力,充分发挥国有企业与事业单位对于基层生产能力与销售渠道的扶持效果,避免农民出现货品大量堆积的情况。从各项工作成效上来看,这部分工作在推进当中累计带动农民420户1735人完成经济创收。
孵化培育本地“新网红”
民和县商务局以人才振兴为抓手,大力培育电商直播新业态,发展新型电商经营主体,带动乡村经济向着更加稳定的方向发展。为提升当地经济发展活力,民和县商务局多方位调动当地电商资源来设立支持性项目,特邀实战型直播电商老师,配合理论实践相互融合的方式来带动农村电商工作者及群众参与到电商运营培训当中,利用一对一工作方案讲解以及直播运营技巧传授等方式来帮助农民理解直播带货工作方式,现场指导学员进行直播演练,使学员对电商直播从“皮毛”到“精髓”有了质的过渡,着力培育本土电商直播达人,为进一步带动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提供相应的人才资源协助。
畅通物流体系“双向路”
为有效优化电商企业经营环境,民和县商务局利用国家所调拨的各类资源推进农村电子商务结构搭建,为当地电商运营搭配足量硬件设施及物流设施的基础上配置对应的生产加工设备,在增强当地农产品加工能力的基础上减少货物堆积总量,利用数字化的管理机制提升货物流通速度。完成这方面工作后还需要对农村综合服务站点的系统运行机制进行调控,完成县级与乡村区域三级节点物流调控并布设对应的物流站点,充分发挥物流运行调控机制在其中的综合应用效果,配备多种电商运行机制,从而提高农村内部货物流通速度,落实“快递进村”的各项工作要求,打通优质农副产品进入城市市场的同时,为农村群众提供更为便捷的网购服务。
发展农村电商助力乡村振兴的对策
夯实农村电商发展基础
数字经济是推动经济转型升级、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要充分发挥数字经济优势,夯实农村电商发展基础,助力农村电商发展。具体来说,首先,民和县应当加快推动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发挥物联网技术、5G通信技术的优势,多方位拓展农村地区网络覆盖面的基础上提高网络宽带的整体速度,降低农村居民在网络服务方面的资金支出总量。其次,要将数字化转型工作推广到农村群众生活的方方面面,充分发挥互联网信息技术对于扩展农产品销售信息的作用,将区块链技术以及大数据物联网技术融合到农业生产当中,搭建对应的农产品信息化物流运输调配机制,实现针对农村大数据资源的多方位整合,发挥出人工智能技术与物联网在农产品销售中的应用效益。最后,要对数字化的各项建设与管理予以相应关注,配合调整基础设施配置,为农村电商生产提供相应协助。
推进农产品标准化生产
首先,若要带动农村电商向着更加完善的方向发展,就要重视起农产品的各项质量管控工作,配合搭建产品质量追溯机制确保农产品的生产全过程可追溯。其次,要制定农产品标准化生产标准并严格实施,农业部门应当做好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的搭建,方便生产指导、服务工作开展。再次,要做好农业标准化生产宣传力度,为农户普及各类农作物的标准化生产知识,确保农户标准化生产农作物。最后,要重视法律法规以及农产品质检体系的构建,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为农村电商良性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强化农村电商营销力度
农村电商具有短平快的特征与优势,在促进乡村振兴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为加快推动农村电商发展,要进一步强化农村电商营销力度,结合民和县实际情况及农产品生产特性,配合环绕当地特色农产品来提升其市场竞争力,在提升农产品及农村电商影响力的同时,促进农民经济收入增长。具体来说,首先,要积极引导县域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开设网店,如企业、种养大户、农业专业合作社,将农特产品上架到抖音、京东、淘宝、拼多多等电商平台,实现农产品的网络销售。其次,要积极鼓励合作社以及企业建立农村物流配送体系,增加村级电商服务站点数量,更好地服务于农村电商发展。
不断壮大农村电商队伍
农村电商的发展,是建立在稳定的农村电商队伍的基础之上的。所以民和县要高度重视互联网信息技术人才的培养工作,在逐步拓展农村电商团队的基础上为乡村振兴工作提供相应协助。在推进这项工作的过程中,首先,需要对农民群众的各项培训工作进行调控,配合定期开设电商专业能力调配工作,让广大农民更加深入地了解电商知识,并掌握电商操作技能,学会利用网络平台销售农副产品,组建一支懂农业、会管理、善经营、有技术的新型职业农民队伍,满足农村电商发展需求。其次,要积极引进高端营销人才入驻农村电商基地,并建立完善的人才激励机制,提升其主观能动性。最后,要重视对绩效考核评估体系的构建,对绩效考核制度与考核办法予以明确,根据考核结果选拔干部和表彰,提升其工作积极性。
加大政策扶持与资金投入
首先,要做好农村电商发展顶层设计工作,对各项政策与措施予以细化,政府部门要做好宏观调控处理,明确当前扶持工作的切入点与后续工作重点,整合县区内部农村经济发展需求来制定对应的电商扶持政策,鼓励大型企业主动参与农产品生产销售的过程当中,为农村群众提供工作指导的基础上细化农产品加工机制。当地龙头企业也可为农村群众提供对应的工作岗位,在增强企业生产能力的基础上为农村电商的现代化发展提供相应协助。其次,要调整资金投资方案,避免当地出现资金链供给不足的基础上带动农村电商向着更为完善的方向发展。民和县各级部门要认真履行责任和任务,提高农村电商发展重视程度,协调各部门密切协作,形成工作合力,解除信息孤岛,促进农村电商健康发展,促进乡村振兴发展。
探索创新农村电商模式
新时期,农村电商发展竞争日益激烈,为实现更加稳定的立足发展,民和县应当大力支持农村电商企业探索创新农村电商发展模式、营销策略,带动农村电商竞争力的提升。首先,要积极引入互联网+农业思维,借助云计算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大数据技术,建立智慧农业电商平台,实现对农产品生产销售以及后续服务等全环节的数字化管理。其次,要大力支持农村电商+乡村旅游的发展模式,根据民和县人文特色以及自然风光,开展农产品以及旅游产品的联合销售,这是提升农村电商市场发展深度及广度的有效举措。最后,要重视对直播电商的创新应用,邀请明星深入民和县农产品的产地,通过网络直播带货的方式销售农产品,开辟农产品销售新渠道,增加农产品销售额,促进乡村振兴。
推动农产品供应链条升级
为提升农产品供应效率及服务质量,做好农产品供应链条升级工作非常关键。民和县应当明确农产品供应链条升级的重要性,充分发挥信息平台优势,数字化营销农产品,让农产品的供应与消费者的消费需求能够精准化匹配,通过农村电商直播带货等方式,在短时间内实现对农产品的大规模成交,避免农产品滞销。农村电商发展环节,要做好农村物流基础设施的布局和建设工作,带动农产品流通效率的提升。要积极引导农村电商平台在“快递下乡”等相关政策的指引下充分搭建县乡村三级物流运输机制,搭配对应的冷链物流体系来提升各类农副产品的存储及运输能力,为周边城市输送优质农产品的同时,提升供应链运行稳定性。因此,相关工作者在推进农村电商机制建设工作时可采取交易前置的模式,构建“拣货-零售-物流-配送”的全新供应链模式,根据消费者的需求配送农产品。除此之外,农村电商还应做好对各个供应环节的整合工作,实现农产品基地直供农产品,通过预售的方式,将供应链升级为“零售-拣货-物流-配送”,有效减少流通环节所产生的损耗。
助力农产品品牌化发展
为保持农村电商始终具备强大的发展动力,要高度重视农产品品牌化发展,塑造农村网红品牌、农特产品品牌,为农村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进而推动乡村产业振兴。农村电商在农产品品牌打造方面有着突出的优势,农村电商应当重视对地域特色资源的挖掘与整合,通过市场定位及有效的营销策略,将当地农业优势转变成为品牌优势。例如,利用抖音、快手等平台推广民和县特色农产品,并结合乡村旅游等多元化业务,打造出具有地域特色的农业品牌。同时,农产品品牌打造时,农村电商应当对农产品品质进行严格的把关控制和筛选,然后再通过精美的包装进行品牌化推广,并利用电商平台为消费者讲述农产品背后的故事,实现对农产品文化及情感价值的传递,促使消费者能够更加认同品牌,带动农产品附加值以及市场竞争力、影响力的提升。除此之外,民和县农村网红品牌打造时,农村电商应当发挥出网络红人的影响力以及粉丝效应,通过培养、签约网红主播,然后通过直播带货等方式推广农特产品,充分利用网红的效应,不断扩大民和县农特产品的知名度,为农村经济多元化发展和乡村振兴发展奠定坚实有力的基础。
综上所述,农村电商作为数字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乡村振兴发展提供了重要动能。针对当前民和县农村电商发展过程中所暴露出的问题,要高度重视起来,深入分析问题的根本所在,进而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结合民和县实际情况制定针对性、有效性的解决对策,推动农村电商良好发展,助力民和县乡村产业兴旺、农村经济增长,带动农民脱贫致富增收,为全面实现乡村振兴提供不竭动力。
编校:陈绪绚
网络:吴飞飞
监审:张春兰
终审:魏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