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委主任杂志

短视频助力农村经济高质量发展

时间:2024-11-19 13:59:57来源:武汉轻工大学 文字:高滢楠

  新时代数字技术正全面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深刻改变着人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12月,我国农村地区互联网普及率为66.5%,农村网民规模达3.26亿人。随着农村“触网率”提升,短视频、直播等社会化媒体如今已融入乡村生活,成为推动农业和乡村发展的新引擎,也深刻影响着乡村的文化活动。“拍视频、搞直播”这些现代技术手段为农民开辟了新的展示自我和交流的平台,丰富了农民的精神生活,也在推动着乡村的经济发展。

短视频助力农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性

  短视频作为一种新兴而强大的信息传播媒介,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广度改变着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其中,对于推动农村经济的高质量发展而言,短视频的作用尤为显著。它不仅为农村居民搭建了展示自我、连接外界的桥梁,还促进了农产品销售、乡村旅游的发展以及农村文化的传播,为农村经济的转型升级注入了新的活力。农产品销售受限于地域、信息不对称等因素,往往难以获得更广泛的市场认可,而短视频平台以直观、生动的形式,能够展示农产品的生长环境、种植过程、品质特色等,让消费者仿佛身临其境,增强购买信心和欲望。农户或合作社通过发布短视频,不仅能直接触达消费者,还能借助平台算法推荐机制,精准定位目标客户群体,有效拓宽销售渠道。通过打造特色农产品品牌,讲述品牌背后的故事,进一步提升农产品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短视频还以其强大的传播力和吸引力,成为乡村旅游推广的重要工具。通过短视频展示乡村的自然风光、民俗风情、特色民宿等,能够激发城市居民的乡村旅游兴趣,促进游客量的增长。乡村旅游的兴起不仅带动了餐饮、住宿、交通等直接相关产业的发展,还促进了农产品加工、手工艺品销售等产业链的延伸,为农村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和收入来源,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多元化发展。短视频以其易于传播、接受度高的特点,成为传承与弘扬农村文化的重要载体。通过短视频平台,可以生动展现农村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节日习俗、民间艺术等,让更多人了解和认识到农村文化的独特价值,同时,也为农村文化的创新发展提供契机,让传统农村文化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此外,短视频平台还成为农民学习新知识、新技能的重要渠道。许多农业技术专家、新型职业农民等通过短视频分享种植养殖技术、市场营销策略等实用知识,帮助农民解决生产中的实际问题,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短视频+直播”电商营销模式的发展,为农民提供了更多的创业就业机会和增收渠道。

短视频助力农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现实困境

短视频内容同质化现象较为严重

  当前,短视频平台上关于农产品的内容大多呈现出同质化趋势,缺乏创新和特色。许多创作者在展示特色农产品时,往往局限于简单的拍摄和介绍,未能深入挖掘特色农产品的独特价值和背后故事。这种内容上的雷同,使得观众容易产生审美疲劳,难以形成深刻印象,更无法激发购买欲望。因此,如何打破内容同质化,创作出具有差异化竞争优势的短视频,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加之,在农村地区,由于技术和人才资源的相对匮乏,许多创作者在视频制作上显得力不从心。他们可能缺乏专业的拍摄设备、剪辑技术和创意思维,导致视频质量参差不齐,难以达到预期的传播效果。

农村地区缺乏短视频直播带货人才

  首先,农村地区的教育资源相对匮乏,尤其是与新媒体、电子商务相关的教育资源更是少之又少。这导致许多农村居民对短视频制作、直播技巧以及电商运营等专业知识了解有限,难以掌握这些技能。即便有意愿学习,也往往因为缺乏合适的培训机会和资源而难以实现。其次,农村地区的信息化水平相对较低,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不够完善,网络覆盖率和速度都难以满足短视频直播带货的需求。这不仅限制了农村居民接触和学习短视频直播带货技术的机会,也影响了他们在直播过程中的互动体验和带货效果。再次,部分农村居民对短视频和直播带货等新兴业态的认知存在偏差和误解。他们可能认为这些方式不够稳定可靠,或者担心自己无法胜任相关工作。这种观念上的障碍使得许多农村居民对短视频直播带货持观望态度,缺乏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和热情。最后,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生活环境、工作机会和薪资待遇等方面与城市存在较大差距。这导致许多具备专业技能和知识的人才选择离开农村前往城市发展,进一步加剧了农村地区人才匮乏的局面。而在引进外部人才方面,由于农村地区的吸引力不足,往往难以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才。

农村居民使用短视频平台相对单一

  其一,农村居民在短视频平台的选择上,往往受到认知水平和信息获取渠道的限制。由于农村地区的教育资源相对匮乏,许多居民对短视频平台的种类和功能也知之甚少。他们往往通过口碑传播或亲友推荐来选择平台,而这些推荐往往集中在少数几个知名度高、用户基数大的平台上。因此,农村居民在短视频平台的使用上呈现出明显的集中趋势,缺乏多样性和探索性。其二,社交因素也是影响农村居民短视频平台使用单一的重要原因。在农村地区,人们往往通过共同的兴趣爱好和话题来维系彼此的联系。短视频平台作为一种新兴的社交工具,为农村居民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交流互动的平台,他们往往会在同一平台上形成固定的社交圈子和习惯,这种习惯一旦形成,就很难改变,导致农村居民在短视频平台选择上的单一。

短视频助力农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路径

加强短视频内容与特色农产品结合

  在当今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短视频以其短小精悍、直观生动的特点迅速占领了大众的休闲时间,成为信息传播和商品推广的重要渠道。对于农村经济而言,加强短视频内容与特色农产品的结合,无疑是开辟了一条全新的发展路径,能够有效提升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促进农村经济的繁荣与发展。特色农产品往往承载着丰富的地域文化和乡土情怀,而短视频正是展现这些魅力的最佳载体。通过短视频,可以生动展现农产品的生长环境、种植过程、传统制作工艺等,让消费者感受到产品的真实性和独特性。同时,融入乡村生活的点滴细节,如农民的辛勤劳动、乡村的宁静美景等,能够进一步激发消费者的情感共鸣,增强对农产品的认同感和购买欲望。为了吸引更多观众的关注,短视频内容需要不断创新,以新颖、有趣的形式呈现特色农产品。可以采用故事化、情景化等手法,将农产品的特点和优势融入故事情节中,使观众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了解产品;邀请知名网红进行产品推广,借助其影响力和粉丝基础,扩大产品的知名度和影响力;通过短视频的叙事能力,将农产品的独特性和价值感传递给消费者,激发他们的购买兴趣和情感共鸣;利用先进的视频制作技术和创意手段,如特效、动画、VR/AR等,提升农产品短视频内容的创意性和观赏性;在加强短视频内容与特色农产品结合的过程中,需要精准定位目标受众,了解他们的需求和偏好,制定有针对性的内容策略和推广方案;加强与平台的合作,利用平台的算法推荐机制,将优质内容精准推送给目标受众,并通过大数据分析等手段,分析用户的观看习惯、互动行为等信息,为内容创作和推广提供有力支持。此外,短视频平台具有很强的互动性,用户可以通过点赞、评论、分享等方式与内容进行互动,因此,为了增强用户的参与感和黏性,可以加强短视频与用户的互动体验。例如,在视频中设置问答环节、抽奖活动等,鼓励用户积极参与并分享自己的看法和体验,并及时回复用户的评论和反馈,建立良好的用户关系,提升用户对品牌的忠诚度和信任度。

加大短视频直播带货人才队伍建设

  一是需深入分析农村经济发展的现状与未来趋势,明确所需人才的类型、数量及技能要求。特别是在“短视频+直播带货”等新兴领域,应重点培养既懂农业知识又擅长数字营销的复合型人才,并且设定清晰的人才队伍建设目标,确保各项措施有的放矢,精准对接农村经济发展的实际需求。二是构建包括线上课程、线下实训、交流研讨等多种形式的多元化培训体系。线上课程可依托互联网平台,提供灵活便捷的学习方式;线下实训则注重实践操作,让学员在真实环境中锻炼技能;交流研讨则有助于激发创新思维,促进知识共享。三是加强与高校、职业院校及行业企业的合作,共同开发优质培训课程,确保培训内容的前沿性和实用性。四是积极搭建各类实践平台,如直播基地、电商平台等,为人才提供展示才华、锻炼能力的机会。鼓励和支持农产品生产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市场主体开展短视频直播带货业务,为人才提供更多实战机会。五是建立健全人才评价机制,对在实践中有突出表现的人才给予表彰和奖励,形成良好的示范效应。可以设立奖项和荣誉称号,对在短视频直播带货领域表现突出的人才给予表彰和奖励;提供职业晋升机会和提高薪酬待遇,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和创业环境,激发人才的创新精神和创业热情。六是加强社会保障与农村地区的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提高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服务水平,为人才及其家庭提供全方位的保障和支持。

拓宽农村居民使用短视频平台渠道

  一是提升基础设施。确保农村地区具备稳定、高速的网络连接,这是使用短视频平台的基础。相关部门和电信运营商应加大投入,扩大光纤和移动网络在农村的覆盖范围,提高网络速度和质量。鼓励和支持农村居民购买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设备,并为其提供优惠政策和补贴,降低设备购置门槛。二是提升数字素养。通过政府、学校、社区等多种渠道,开展提升数字素养和短视频平台使用技能的培训。培训内容可以包括智能手机基本操作、短视频拍摄与剪辑技巧、平台使用规则等。鼓励年轻村民和熟悉短视频平台的村民帮助年长或不熟悉的村民,形成互助学习小组,共同提高自身的数字素养。三是政策支持与激励。相关部门可以出台相关政策,对在短视频平台上积极展示乡村风貌、传播乡村文化的创作者给予一定的奖励和补贴;也可以为农村地区的短视频创作者提供融资支持等。短视频平台可以通过算法优化和推荐机制,给予农村地区创作者更多的曝光机会和流量支持,帮助他们更好地传播乡村文化。四是加强宣传与推广。加大对农村居民使用短视频平台的宣传力度,提高农村居民的认知度和参与度。可通过展示成功案例和优秀创作者的经验分享,激发农村居民的创作热情和参与度。这些案例可以包括农产品直播带货、乡村文旅推广、乡村故事讲述等。五是建立合作与联动机制。相关部门可以与短视频平台、电信运营商等企业建立合作机制,共同推动农村居民使用短视频平台渠道的拓宽。鼓励不同短视频平台之间建立合作关系,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可以与电商平台、文旅平台等进行联动,推动短视频与农村经济的深度融合。

  总之,社会化媒体时代乡村经济的生产,既面临多元化文化形式并行不悖、充满无限可能的局面,也拥有借助社会化媒体平台突破乡村经济的发展瓶颈、拓展传播乡村经济发展新形式新机遇。短视频凭借便捷互动等特性成为资讯获取与农产品创收主渠道,短视频兴起带动着农村的发展。未来,乡村振兴需重视产业融合、文化发展、人才吸引,以短视频推动农村经济高质量发展。

  编校:李晓亚

  网络:吴飞飞

  监审:董卫娟

  终审:魏文源

联系我们|网站介绍|组织机构|欢迎投稿|杂志订阅|网站声明|
主管:山西省农业科学院 主办:山西省农业科学院现代农业研究中心 版权所有:村委主任杂志社
地址:山西省太原市杏花岭区 东大盛世华庭商务大厦A1座4层 邮编:030000 投诉电话:(0351)6071962
期刊出版许可证丨 国内刊号:CN14-1355/S 丨国际刊号:ISSN1674-7437丨邮发代号:22-120
晋ICP备2023018114号-1
主管:山西省农业科学院 主办:山西省农业科学院现代农业研究中心
期刊出版许可证丨 国内刊号:CN14-1355/S 丨国际刊号:ISSN1674-7437丨邮发代号:22-120
晋ICP备202301811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