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委主任杂志

乡村振兴下推动易县林业产业高质量发展

时间:2024-11-15 14:26:08来源:1.河北省洪崖山国有林场;2.河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文字:王立颖1 许晨阳1 高建新1 张 轲2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后,《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将产业振兴放在“五个振兴”之首,强调了产业振兴的重要性。在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易县林业产业是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抓手。易县属于山区,位于华北地区,拥有丰富的林业资源,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气候特点为林业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然而,传统的乡村林业发展模式已无法满足现代社会的需求。文章旨在探讨易县乡村林业的发展现状、问题与机遇,为其可持续、高质量的发展提供思路。

研究概况

易县地理气候特点

  易县隶属河北省保定市,位于河北省中部。下辖9个镇、17个乡、1个民族乡。地理坐标东经114°51′-115°37′,北纬39°02′-39°35′。易县总面积为2534km2。常住人口48万(易县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易县地处太行山区向华北平原过渡倾斜地带,十分之七为山地,与定兴县相邻的高陌乡是全县唯一平原乡,平均海拔324m,地势由西向东下降明显,流水落差大,易患水灾;山体多为侵蚀、剥蚀、岩溶地貌。易县属温带季风气候区,春秋干旱多风,夏季炎热多雨,春季平均气温3.2℃,夏季平均气温32.2℃,秋季平均气温-3.3℃,全年极端最低气温-23℃,极端最高气温41℃。冬季严寒少雪,四季分明。

易县林业产业发展基本情况

  保定市经济统计年鉴显示,2018-2021年易县林业总产值不断增长,2021年易县林业产值达到27749万元;包括林木的培育和种植21580万元,竹木采运1169万元,林产品总值5000万元。

  近年来林业发展备受关注,林业产业属于国家的基础性产业,与环境、经济、民生等息息相关,始终备受关注。易县具有丰富的林业资源,然而由于历史原因和人为因素,易县的生态环境曾遭受一定程度的破坏。近年来,在政府和当地居民的共同努力下,生态环境得到有效改善,林业发展取得显著成果。目前,易县林业产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林业产值逐年增长,从业人员数量增加,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然而在林业产业集约化程度低、创新能力不足、资源利用矛盾、设施建设落后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

易县林业产业高质量发展存在的问题

林业产业集约化程度低

  易县作为一个拥有丰富林业资源的地区,林业产业在当地经济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然而,目前易县林业产业的集约化程度较低,制约了林业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和经济效益的提升。易县林业产业中存在大量小规模、分散经营的情况,缺乏统一的管理和规划,难以形成规模效应,限制了林业产业的整体竞争力。林业产业的集约化发展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但目前易县林业产业的资金投入明显不足,制约了林业产业的技术改造和产业升级。政府在林业产业的政策支持方面还存在不足,缺乏有针对性的扶持政策和优惠措施,难以激发林业产业的发展动力。

林业产业科技创新能力不足

  林业产业的高质量发展需要强大的科技创新能力作为支撑,技术和创新能力的不足会导致产业原地踏步,甚至开始落后。然而,易县在这方面的投入和研发力量明显不足,缺乏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这制约了林业产业的升级和转型。在林业技术创新中,科研成果转化过程中缺乏合适的平台,这直接影响林业技术的推广和应用。科研人员对商业化缺乏了解,而企业对于科技成果应用的风险和长期收益难以估计,导致科研成果不易转化为生产力。林业产业是一个技术密集型产业,需要不断进行技术创新。易县林业产业存在技术水平相对较低,自主创新能力不足的问题,这不仅影响了林业产业的产品质量和竞争力,也制约了林业产业的进一步发展。林业发展需要具备专业技能和知识的人才,但是易县目前的林业发展缺乏具备林业科技专业知识的人才,包括科研人员、工程师和技术人员,将限制易县的发展;易县还缺乏专门从事林业科研的机构或实验室,这将限制创新所需要的基础设施和资源。

森林资源保护与利用之间矛盾

  在推进林业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如何平衡资源保护与利用的关系是一个难题。保护森林资源意味着要对砍伐、开发等活动进行限制,以维护生态平衡和生物多样性。然而,这种限制可能会与当地的经济发展需求产生冲突。易县作为一个具有丰富林业资源的地区,林业产业在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如何在保护森林资源的同时,促进林业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成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森林资源的保护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由于资金短缺、技术落后等原因,易县在森林资源保护方面面临着诸多挑战,这导致一些保护措施难以得到有效实施,进一步加剧了森林资源保护与利用之间的矛盾。随着人口的增长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易县对森林资源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如何在满足人类需求的同时,确保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易县面临的一个重大挑战。

基础设施建设滞后

  林业产业作为易县经济的重要支柱,近年来在推动地方经济增长、促进就业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随着林业产业的快速发展,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的问题逐渐凸显,成为制约易县林业产业进一步发展的瓶颈。

  当前,易县林业产业发展的基础设施仍存在诸多问题。首先,交通设施不完善,林区道路狭窄、坑洼不平,导致木材运输效率低下,成本高昂。其次,灌溉设施落后,许多林地缺乏有效的灌溉系统,无法充分利用水资源,影响了林木生长速度和品质。此外,能源供应不足也是一大问题,许多林业加工企业因电力供应不稳定而难以维持正常生产。

  多方面因素对易县林业产业发展产生影响:生产效率低下使得林业生产成本增加,降低了市场竞争力;生态环境受损,林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面临威胁;基础设施不足制约了林业产业的创新发展,限制了新技术、新设备的推广应用。

林业建设在乡村振兴中的重要作用

林业建设对生态环保的贡献

  林业建设在生态环保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加强易县的林业建设有助于改善和维护乡村的生态环境。树木能够固定土壤,减少水土流失,防止自然灾害,提高环境质量,为农民提供更好的居住和耕种条件。通过植树造林、退耕还林等措施,可以增加绿色植被,提高植被覆盖率,有效防止水土流失,从而增强森林生态系统的整体功能,改善生态环境。同时,森林能够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有助于碳汇积累,对于应对气候变化具有积极意义。

林业建设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

  林业建设对乡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推动作用。一方面,林业建设不仅需要研究和管理人才,还需要从事树木种植、采伐、加工等各个环节的劳动力。这为农村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另一方面,林业产业的发展可以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如林下经济、森林旅游等,形成产业链条协同效应。

促进易县林业产业发展的对策

优化产业布局,完善顶层设计

  在乡村振兴的背景下,利用政府与林业部门管理优势,依据顶层设计理念,优化易县产业布局,完善政策支撑保障体系,从根本性、系统性、整体性的角度分析并解决资源配置与管理保护等问题。加强林业产业的组织化建设,推动林业企业之间的合作与联合,形成规模经营和统一管理的格局,提高林业产业的整体竞争力。拓宽林业产业的融资渠道,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本投入林业产业,同时优化融资环境,降低林业产业的融资成本。通过推进林业产业组织化,可以有效提升易县林业产业的集约化程度,推动林业产业的健康发展,为地方经济的持续增长提供有力支撑。同时,这也有助于实现林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护生态环境,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创新投入机制,改善资源利用矛盾

  积极争取上级政府对易县地区生态修复与乡村美化的支持。推动科技创新,提高森林资源保护和利用的技术水平。建立林业科技创新平台,整合各类科研资源,促进科技成果的共享和交流。加强林业科技的研发和应用,通过与科研院所、高校等机构的紧密合作,不断引进和推广先进的林业技术和管理模式,为易县的林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推动林业科技创新,包括种植新技术、林业遗传改良、木材工程技术等方面,以提高生产效率和资源利用率。制定长期的森林管理规划,结合易县特点和资源状况,合理安排利用和保护策略;加强高校、科研机构与林业企业的合作,形成产学研紧密结合的创新体系;通过合作研发、技术转让等方式,推动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提高林业产业的科技创新能力。

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多方合作共促发展

  针对基础设施滞后问题,易县政府已经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首先,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通过政府资金引导社会资本进入林业领域,推动林区道路、灌溉系统、能源供应等基础设施的改善。其次,优化基础设施布局,根据林业产业发展的需要,合理规划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确保资源的有效利用。为了进一步提升易县林业产业的基础设施水平,以下是一些改进策略:政府应继续加大对林业产业的扶持力度,通过政策引导、资金扶持等方式,推动基础设施建设的顺利进行;积极吸引社会资本参与林业基础设施建设,通过公私合营、特许经营等模式,拓宽资金来源渠道。

加强林业队伍建设,培养专业人才

  建立健全人才发展相关体系,实施人才振兴。根据易县林业工作的实际需求,合理配置相关人员,确保队伍具备足够的专业知识。同时,注重引进和培养年轻人才,鼓励年轻人下到基层,提高林业队伍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为林业队伍注入新鲜血液;鼓励队员参加学术交流、实地考察等活动,拓宽视野,增强实践能力;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和协作氛围,促进队员之间的信息共享和经验交流;通过团队合作,共同解决林业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在人才培育过程中,加强林业专业教育,完善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同时,加强与其他学科的交叉融合,培养具备跨学科知识和技能的复合型人才;鼓励学生参加实习、实训等实践活动,深入林业生产一线,了解实际工作环境和需求。通过实践,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推动高校、科研机构与企业之间的合作,共同开展林业技术研究和人才培养工作,通过产学研合作,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促进林业产业的创新发展。

  在做易县林业产业发展规划时,首先要做的就是调查易县林业发展现状以及相关问题,结合易县地区实际情况,再结合易县政府对林业产业的规划,科学系统地进行林业产业规划设计,明确易县林业产业在乡村振兴背景下所面临的问题与挑战,并提出一系列的改进对策。未来,通过深化改革和政策引导,加强科技创新和市场引导,进一步推动易县林业产业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为乡村振兴贡献更大的力量。

  编校:王文娟

  网络:吴飞飞

  监审:李晓亚

  终审:魏文源

联系我们|网站介绍|组织机构|欢迎投稿|杂志订阅|网站声明|
主管:山西省农业科学院 主办:山西省农业科学院现代农业研究中心 版权所有:村委主任杂志社
地址:山西省太原市杏花岭区 东大盛世华庭商务大厦A1座4层 邮编:030000 投诉电话:(0351)6071962
期刊出版许可证丨 国内刊号:CN14-1355/S 丨国际刊号:ISSN1674-7437丨邮发代号:22-120
晋ICP备2023018114号-1
主管:山西省农业科学院 主办:山西省农业科学院现代农业研究中心
期刊出版许可证丨 国内刊号:CN14-1355/S 丨国际刊号:ISSN1674-7437丨邮发代号:22-120
晋ICP备2023018114号-1